返回

第213章 开门,自由贸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13章 开门,自由贸易! (第2/3页)

帆船制作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东西方科技树点得不一样,大明找不到合适的造船师傅。

    就算依葫芦画瓢勉强造出来了,怎么操帆也不是依靠自己摸索可以在短时间内弄明白的。与其自己攻坚,把西方走过的科研道路再走一遍,不如直接拿来,再结合自己这边的优势技术,再想办法改良;甚至,也为了短时间内成军,也可以花钱购买一些。

    西式的前装燧发枪已经拉了膛线,无论是点火效率、射程、抗天气影响,还是精度,都要优于大明现有的火绳枪。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以及大明缺少优良的燧石,难以完全仿制。但在财政允许的情况下,小批量、多频次逐步替换还是可行的。

    大明现在的改良火绳枪,就是从葡萄牙那里进口的;还有佛郎机炮,现在已经完全自主制造,大规模装备的弗朗机炮也是出自于葡萄牙。

    大明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之中,与葡萄牙的关系最为密切,双方了解更多、合作和相互影响得更多。

    可惜葡萄牙只是“上个版本真神”,“两个牙”相互争斗,十七世纪的属于初代日不落西班牙帝国的时代。当然,花无百日红,西班牙也在走下坡路,下个版本英法正在崛起。

    大明仿制的红夷大炮,由于缺铜,采用通体铸钢,性能上不如西方原装的“铁芯铜体”加农炮。

    这完全是资源的差距,不是依靠工匠的高超技术就可以弥补。就比如手搓原子弹的公式,就写在物理学课本上,但黄饼和供给离心机的大量电力,却是大部分国家都无法搞到的。

    所以,为了能有便宜好用的大炮,该进口的还得进口,这就是国际贸易的魅力:资源优势互补。

    火药上,西方采用的颗粒火药,也已经与大明的粉末火药拉开了差距。虽然大明已经开始仿制这种药饼、药粒,但因为是手搓的,形状大小不能保证一致,又会产生别的问题;再加上成本,所以没能普及开来。

    这就是廉价发达手工业的弊端:大明人太多了,百姓太勤劳了,甚至到了扼杀机械的地步。

    “螺旋式水车”“水力锻锤”、多锭纺纱车等,西方在机械方面确实超越了大明太多,那些复杂到让人看一眼就觉得头晕的奇奇怪怪的钟表,就是最好的佐证。他们在机械方面的研究甚至有些邪典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