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4章 宝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4章 宝贝 (第1/3页)

    “谢谢吴哥了!我再敬您一杯!”李哲说着,又端起了酒杯。

    “哎,半杯半杯!”吴绍辉连忙按住李哲的手,笑着说,“咱慢慢来,好酒得慢慢品。”

    就在这时,包间的门被推开了,服务员端着托盘走进来,开始上菜。

    第一道是吴绍辉点的“三不粘”,金黄油亮的,盛在白瓷盘里,还冒着热气。

    第二道是“扒鸡茸鱼肚”,鱼肚泡发得刚好,上面盖着一层细腻的鸡茸,汤汁浓得挂勺,一看就有食欲。

    李哲拿起筷子,夹了一口“三不粘”放进嘴里,软糯的口感在舌尖散开,甜而不齁,还带着淡淡的鸡蛋香。

    “不错。”李哲赞了一声,上辈子,他在某音见过一个姓隋的大厨做过,但还是头一次吃。

    众人也跟着尝了起来,一时间,包间里只剩下咀嚼声和“好吃”“味儿真地道”的称赞声。

    吃喝了一会儿,李哲像是突然想起啥,放下筷子:“吴哥,我跟几家涉外酒店有生意往来,从他们那儿收了不少外汇券。

    我想问问,我这外汇券能不能从咱外贸公司买东西?或者说,能不能请外贸公司帮忙代买些物品?”

    吴绍辉脸上的笑容收了收,露出点为难的神色。

    他放下酒杯,解释道:“李老弟,这外贸公司有明确规定。我们只能按自身的进出口经营范围和规定,给符合要求的主体代理进出口业务。

    这外汇和外汇券是两个不同的系统,个人不能直接用外汇券参与外贸交易资金结算。这事……真办不了。”

    李哲听完,脸上没太大变化——他之前就有过了解,外汇券主要是在国内的友谊商店、华侨商店、涉外宾馆这些指定地方买东西的特殊凭证,国家管得严,怕外汇券直接流进市场,搅乱正常的经济秩序。

    吴绍辉看了李哲一眼,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接着说:“李老弟,我大概明白你的想法。外汇券和人民币官方兑换是一比一,但在指定商店里,用外汇券能买到不少人民币买不到的紧俏货,购买力比人民币强多了,你是想借着这个溢价做点生意,多赚点钱,对吧?”

    李哲坦然点头:“吴哥您说对了,我确实有这想法。不过您放心,我这些外汇券都是酒店正常结的货款,来源正,没一点问题,不怕查。”

    “来源正也得小心。”吴绍辉叹了口气,压低声音提醒,“黑市上确实有人收外汇券,兑换率比官方高不少,有时候一块外汇券能换一块二甚至一块三的人民币,但做这个的都是有背景的人,咱们普通人根本碰不起。你要是没太深的背景,我劝你千万别沾,万一出点事,可不是闹着玩的。”

    “吴哥,谢谢您提醒,我记在心里了。”李哲诚恳地说。

    其实在问吴绍辉之前,他就把外汇券的用途琢磨了个遍,可想来想去,合法的途径也就只有在那几个固定场所消费,根本没法用来做生意。

    他甚至动过心思,想用外汇券去友谊商店买些进口的稀缺商品,比如进口彩电、手表,然后自己开个小店,用人民币高价卖出去。

    可他仔细查了相关规定,最后还是放弃了——这种行为很可能被判定为“投机倒把”,轻则罚款没收货物,重则还要坐牢,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就在这时,洪三放下筷子,适时开口:“李老弟,你有外汇券,不如去友谊商店买些稀缺值钱的东西。”

    李哲笑了笑,他有二十多万外汇券,哪里用得完:“常用的东西我都买了,还剩着些闲钱。”

    其实他心里清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拿着外汇券去指定银行,按一比一的比例兑换成人民币,可这样一来,就浪费了外汇券的溢价,他觉得太不划算,总有些不甘心。

    洪三摸了摸下巴,突然眼睛一亮:“对了!我有个亲戚在荣宝斋工作,上次跟他聊天,听他说荣宝斋和友谊商店有不少珍贵的收藏品,像清代的瓷器、老坑的翡翠、还有名人的字画,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东西。

    你不如用外汇券买几件收藏品放在家里,这些东西年限越久越值钱,以后保准能升值,比你存着外汇券划算多了。”

    金百万在一旁听了,问道:“洪哥,这荣宝斋不是也能用人民币支付吗?何必用外汇券呢?多不划算。”

    “金老弟,这你就不懂了!真正的好东西,普通渠道根本买不到。”洪三喝了口茶,笑着说:“要么得有过硬的关系,能让内部人员拿私藏的货;要么得有人脉,能搭上供货的渠道;

    还有一种办法,就是用外汇券——国家现在要创汇,特意把一些稀缺的珠宝、收藏品放出来卖,就是为了吸引外国人或者有外汇券的人购买,换更多的外汇。”

    洪三的话像一道光,给李哲提了个醒。

    他之前没往这边考虑过,这会儿仔细一想,收藏品种类多,有瓷器、玉器、字画,翡翠,不同种类的升值潜力也不一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