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4章 宝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4章 宝贝 (第2/3页)

 要是能挑到几件品相好、稀有度高的收藏品,不仅能把闲置的外汇券用掉,还能做个长远投资——这可比把外汇券存在手里,或者冒险去黑市兑换划算多了,也安全多了。

    李哲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口茅台,心里慢慢盘算起来:回头得找个时间,去友谊商店或荣宝斋逛逛,看看里面到底有哪些收藏品,再找洪三的那个亲戚打听打听,哪些东西值得买。

    要是真能找到合适的,这外汇券就算是用对地方了……

    ……

    翌日上午。

    京城崇文门的灰瓦屋顶刚被春阳晒暖,琉璃厂西街的青石板路就漫着股子热乎气。

    一辆白色伏尔加停在荣宝斋门口,李哲推开车门,提着黑色公文包下车,黑色西装衬得他精神头十足。

    荣宝斋的朱漆大门敞着,门楣上“荣宝斋”三个鎏金大字晒得发亮,门两边黑底金字的楹联。门前两级青石板被踩得溜光,几个提鸟笼的老爷子正扎堆儿闲聊。

    李哲刚站定,就见洪三从里头快步跑出来,深蓝色卡其布夹克领口别着枚英雄钢笔,脸上笑出俩酒窝:“李老弟,你来了。”

    “洪哥,劳您久等了。”

    “我也是刚来,进去跟我表哥打了个招呼,他那正好有顾客做鉴定,得稍等一会。”

    “不着急。”李哲应了一声,跟着洪三往里走,墨香、木头味儿混着旧纸的气息一下子扑过来。

    正厅挺敞亮,头顶雕花木梁上吊着几盏黄铜吊灯,光洒在博古架上,亮堂堂的。

    架子上摆得满当当:玻璃罩里的青花瓷瓶,缠枝莲纹细得能看清纹路;卷轴书画排得整整齐齐,露出来的题跋上,名家印章红得扎眼;还有些小玉件、石印章,在光底下泛着润润的光。

    柜台后站着几个穿深蓝色对襟褂子的店员,跟客人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倒让这厅堂多了股文雅劲儿。

    “咱去偏厅等,那儿清净,我表哥平时就搁那儿给人看东西。”洪三边说边拽着李哲往里头走,绕过摆着大端砚的展台,就进了偏厅。

    偏厅比正厅小点儿,墙上挂着几幅近现代的画,角落摆张红木八仙桌,桌上放着一套紫砂茶具。

    里侧长柜台后,一张宽大红木书桌摆着放大镜、手电筒、软尺,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坐在那儿,齐肩黑发梳到耳后,浅灰色中山装穿在身上,看着稳当又温和。

    这会儿,那男人正盯着一位大爷手里的物件看。

    大爷约莫六十来岁,蓝色劳动布褂子洗得发白,手里攥着个白瓷杯,杯口还沾着圈茶渍,攥得指节都发白。

    洪三凑到李哲耳边小声说:“瞧见没?那就是我表哥郑彦博,等他给这大爷看完,咱再跟他说你的事儿。”

    李哲点点头,找个圆凳坐下,刚扫了两眼偏厅的摆设,就被大爷的大嗓门吸引了注意力。

    “你仔细瞅瞅!拿放大镜看清楚!”只见大爷“当”的一声,把白瓷杯往桌上一放,杯子撞得桌面都颤了颤。

    这杯子小巧玲珑,矮壁平底,杯口微微往外撇,杯身上画着只大公鸡,旁边几只小鸡啄米,笔触倒还细致。

    大爷指着杯子,下巴一抬:“我找你鉴定,不是让你蒙事!是考考你,认不认得这宝贝!”

    郑彦博脸上还带着笑,拿起放大镜凑到杯子前,仔细看了看釉色和图案,又翻过杯子瞧了瞧底款,放下放大镜,语气平平地说:“大爷,不瞒您说,这杯子是新的。”

    “新的?”大爷像是听见了笑话,嗓门一下子高了八度,指着郑彦博就嚷嚷:“我看你才是新的!刚入行没几天吧?就敢在这儿瞎咋呼!”

    周围看藏品的客人听见动静,都扭头往这边看,眼神里满是好奇。

    郑彦博没被大爷的火气冲着,依旧笑呵呵的:“大爷,您先别上火,我跟您说说为啥是新的,您听听在理不在理。”

    “别跟我说那些没用的!”大爷猛地拿起杯子,手指戳着杯壁上的大公鸡:“你看清楚了,这画多真,颜色多正!你啥都不懂,还敢在荣宝斋当鉴定师,这不是糊弄人嘛!”

    郑彦博耐着性子,依旧温和:“大爷,您这杯子,是仿成化斗彩鸡缸杯。”

    “仿品?”大爷眼睛一瞪,脸瞬间红得像关公,拍着桌子就站起来:“要是我这是仿品,那市面上就没真东西了!你可别搞错了,是你没眼光,不认识真宝贝,还在这儿胡说八道!”

    周围客人有的悄悄往后退,有的还往前凑了凑,想看看咋收场。

    郑彦博依旧坐得笔直,语气诚恳:“大爷,我知道您听了不痛快,我能理解,但这东西,确实是新的,没争议。”

    大爷气得胸脯一鼓一鼓的,喘着粗气:“我今天来,就是想看看你荣宝斋的鉴定师到底啥水平!我们家宝贝多着呢,本来还想多拿几件让你长长眼,现在看来,没必要了!”

    大爷一挥手,指着郑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