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出口 (第3/3页)
人识人的本事早就练出来了。
沈亚楠身上的气质和行头都透着“不一般”,他赶紧往前凑了凑,脸上堆着笑:“沈老板,您好!早就听李总提起过您,今天总算见着真人了。”
沈亚楠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目光已经飘向了敞开的超市大门:“里面装得怎么样了?啥时候能开业?我还等着来给你捧捧场呢。”
“早着呢,刚铺完地砖,还有货架没装。”李哲领着她往里走,刚铺好的地砖泛着浅灰色的光,两个工人正蹲在角落铺瓷砖膜,地上还散落着水泥桶和铁锹。
他指着靠里的区域:“这边打算放蔬菜水果,跟我那 365蔬菜店一样,都属于引流产品。那边是粮油区,再往里是日用品,办公室就在最里面。”
沈亚楠跟着他转了一圈,点点头:“格局挺清楚,比供销社规整多了,老百姓买东西也方便。”
转到办公室门口,李哲推开门,里面摆着两张办公桌,一个铁皮柜,墙上还没刷漆,露出斑驳的水泥墙。
他拉过一把椅子让沈亚楠坐,又从暖水瓶里倒了杯茶水:“二姐,现在条件还简陋,您多担待。”
“跟我客气啥?”沈亚楠喝了口茶,把公文包放在桌上,“我今儿来,一是看看你这超市,二是有件正事跟你说。我有个朋友知道你能种反季节蔬菜,托我的关系,想跟你认识认识。”
李哲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您这朋友是做什么的?也是开餐厅的?”
沈亚楠放下茶杯,往前凑了凑身子,“不是,做外贸的。”
李哲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外贸?难不成他想把我的反季节蔬菜卖到国外去?”他琢磨着,“韩半岛?不对。岛国?那就有点远了,蔬菜运过去估计损耗不小。”
沈亚楠笑着揭晓答案:“不是岛国,就是韩半岛。”
李哲满脸疑惑:“不对啊,咱们国家和南半岛不是还没建交吗?”
“建交确实还没谈成,但已经有小规模的贸易往来了,主要涉及纺织品、农产品、轻工业品这些品类。怎么样,你感兴趣吗?”沈亚楠问道。
李哲确认道:“您那朋友是想把反季节蔬菜卖到南半岛赚外汇?”
“没错,对方说了,只要你同意,现在就能签合同,还会先支付一部分定金。”沈亚楠补充道。
“签合同的事就算了,现在蔬菜还没成熟,等后续再说吧。”李哲淡淡的说道。
之前他确实缺钱,但钱多多已经帮忙拿到了三十万元贷款,这笔钱足够支撑四季青公司扩建大棚;等贷款用完时,反季节蔬菜也该成熟盈利了,到时候他就更不用愁资金问题了。
沈亚楠听出李哲兴趣不大,却没放弃:“我那朋友说了,你要是有什么想法或者条件,也可以提出来商量。”
李哲喝了口茶水:“二姐,您那朋友打算用什么付款?要是付人民币,我自己就有销售渠道,没必要卖给他们;再说了,魔都那么大的市场还缺反季节蔬菜,有多余的菜卖到魔都不是更好?”
沈亚楠瞬间反应过来,笑着问:“老弟,你也想赚外汇?”
李哲反问:“二姐,这外汇可是好东西,你不想赚?”
“谁不想啊!”沈亚楠笑了,“老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回头我跟对方谈谈,要是对方有诚意,我再把你俩约到一块细聊。”
这事毕竟还没谱,李哲没再继续纠结,转而跟沈亚楠聊起“好滋味”公司的事。
“对了二姐,前段时间咱们不是生产了一批黄桃罐头吗?我琢磨着要是只靠出口到苏联,不仅对政策依赖性太强,公司规模很难做大,风险也高,所以打算拓展国内销售市场。
不过,刚开始要打开知名度不容易,我想通过廊方广播电台做广告,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好滋味这个品牌。你觉得咋样?”
“这主意好!广播电台覆盖面广,老百姓平时也爱听,宣传效果肯定差不了。”沈亚楠立刻赞同,接着补充道:
“要是廊方市广播电台的推广效果好,后续咱们还能把罐头拿到京城去卖。我有个朋友在京城广播电台工作,到时候可以请他帮忙对接推广事宜。”
随后,两人又开始讨论广播电台推广的随后,从时段选择、投放时长,到广告宣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