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乱葬岗的要钱飘(二) (第2/3页)
就在他拿起账本的瞬间,整个地宫开始剧烈摇晃。老头突然站起来,长衫下露出的不是脚,而是半截白骨。“日军的后人明天就要来开发这片地了,他们想毁了这里。”
地宫外传来机械的轰鸣声,赵磊跑到井口边,看见数辆挖掘机正朝着乱葬岗驶来。车灯刺破雨幕,照亮了那些刚刚平静下来的坟包。
“他们以为挖平了土坟,就能抹去罪孽?” 林秀雅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赵磊回头,看见她和所有鬼魂都站在身后,手里的欠条变成了燃烧的火把,“该还的,总得还。”
赵磊突然想起老太太给王芳的那包糯米,他从背包里翻出来撒在地上。糯米落地的瞬间,燃起幽蓝色的火焰,沿着地宫里的血迹蔓延,在石壁上烧成一道火墙。
“把账本给我。” 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突然出现在井口,手里举着枪,“我祖父说了,这东西不能留着。”
赵磊认出他是青石镇最大的开发商,前几天还在电视上宣传 “乱葬岗生态公园” 项目。
“你祖父是当年的汉奸翻译官吧?” 赵磊举起账本,“这里记录着他帮日军抓人的证据。”
西装男的脸瞬间变得狰狞,他扣动扳机,子弹擦着赵磊的耳边飞过,打在木箱上。火光中,林秀雅的身影穿过西装男的身体,他手里的枪 “当啷” 落地,整个人开始抽搐,嘴里吐出黑血。
“1944 年 3 月 17 日,你祖父亲手把我推进土坑。” 林秀雅的声音冰冷刺骨,“现在,轮到你了。”
地宫外,挖掘机突然失控,朝着开发商的车队撞去。雨幕中,那些鬼魂的身影站在乱葬岗上,像一片沉默的森林。赵磊把账本和名单揣进怀里,他知道自己必须把这些交给有关部门,这才是对所有亡魂最好的交代。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雨雾时,赵磊走出地宫。乱葬岗恢复了平静,挖掘机静静地停在路边,像是被遗弃了很久。他回头望了眼石屋,屋檐下的铜铃突然无风自动,发出清脆的响声。
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条陌生短信:“债清了。” 发件人号码显示的是七个零。
赵磊发动汽车时,发现仪表盘上多了串铜钱,正是老头把玩的那串。后视镜里,所有鬼魂的身影渐渐淡去,只有林秀雅站在原地,朝他鞠了一躬,然后化作点点星光,消散在晨光里。
三个月后,乱葬岗被划为历史纪念馆。赵磊的报道引起了轰动,日军后人公开道歉,汉奸的后代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大刘痊愈后,成了纪念馆的义务讲解员,他总说自己能听见墙壁里传来翻书的声音。
赵磊偶尔还会去青石镇,老太太的香烛摊还在,只是多了块 “免费供奉” 的木牌。每次去,他都会带上些纸钱,不是烧给某个特定的鬼魂,而是那些在历史里沉默太久的名字。
雨又开始下了,不大,像是细密的丝线。赵磊坐在车里,看着乱葬岗方向升起的炊烟 —— 那是纪念馆工作人员在做饭。他突然明白,所谓的 “要钱飘”,从来不是贪财的恶鬼,他们只是想拿回被夺走的尊严,和一个迟到太久的公道。
车窗外,铜铃再次响起,清脆的声音里,仿佛带着释然的笑意。
青石镇的雨总是来得突然。
陈默把最后一箱医疗器材搬进诊所时,裤脚已经湿透了。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抬头打量着这座刚盘下来的老房子 —— 黛瓦土墙,木窗棂上还雕着缠枝莲,只是门板上的 “济世堂” 牌匾缺了个角。
“陈医生,这地方真要得?” 帮工的老李头往乱葬岗方向瞥了眼,压低声音,“前几任医生都没干满三个月,都说半夜听见有人敲门要药钱。”
陈默笑了笑没接话。他来青石镇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找父亲。十年前,作为乡村医生的父亲在一个雨夜出诊,从此消失在去乱葬岗的路上,只留下个沾血的药箱。
诊所的后院有口老井,井台边的青苔里嵌着枚生锈的银针。陈默蹲下身抠出银针,发现针尾刻着个 “陈” 字 —— 这是父亲的东西。
当晚,陈默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披上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