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开发辽东!偏见要不得! (第2/3页)
朝北疆防线便如一张绷紧的弓弦,而辽东则是这张弓弦上最关键的节点。”
“这片土地西连燕山山脉,东接鸭绿江天险,像一柄锋利的楔子,牢牢钉入蒙古左翼与高丽之间。从军事战略看,辽东都司可以不断扩充下辖更多卫所,驻军密布的堡垒群如同钢铁锁链,将蒙古骑兵南下的通道死死锁住。”
“当草原部落试图从左翼突破防线时,驻守广宁、沈阳、开原的明军可迅速出击,配合宣府、大同的驻军形成合围之势,令来犯之敌腹背受敌。”
“在边防体系中,辽东更是拱卫北平、大宁的天然屏障。北平作为大明北方的军事中枢,若辽东防线崩溃,蒙古铁骑将如潮水般涌入,直逼我大明腹地。而大宁卫扼守辽西走廊,与辽东互为犄角,共同构筑起抵御外敌的铜墙铁壁。二者安危与共,一旦辽东有失,大宁孤立无援,整个北方防线都将陷入被动,甚至危及中原腹地的安稳。”
老朱听后连连点头,以他的战略眼光,当然明白小胖墩此刻说的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朱高炽继续提醒道:“此外还有外交层面,辽东的重要性同样无可替代。作为朝鲜朝贡的必经之路,这条通道不仅承载着藩属国对大明的臣服,更维系着东亚朝贡体系的运转。”
“朝鲜半岛的物产、文化通过辽东源源不断输入中原,而大明的政令、教化也经此传向藩邦。若辽东动荡,不仅朝贡断绝,更可能引发东北亚局势的连锁反应,让试图窥伺中原的势力有机可乘。”
“因此,经营好辽东,实则是稳固大明国际地位、彰显天朝威严的关键所在,也可以确保东海贸易顺利开展。”
太子标听后眉头一皱,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点。
“炽儿,可辽东那地方你也知道,如今尚未经过开发,加之天气寒冷,是中原人尽皆知的苦寒之地,谁都不愿意去的鬼地方。”
“朝廷若是开发辽东的话,势必会投入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短时间内还不一定能见到成效。”
听到这话,朱高炽并不觉得意外。
这其实就是世人的偏见了。
世人眼中,辽东向来笼罩着层厚重的偏见迷雾。
自战国燕昭王设辽东郡起,这片土地便与“苦寒”“蛮荒”牢牢绑定。
史书里的记载多是“土寒地瘠,五谷不生”,文人笔下也尽是“边庭飞雪,朔风裂肤”的萧瑟,仿佛这里永远是被阳光遗忘的角落。
中原百姓谈及辽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