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0章 开发辽东!偏见要不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90章 开发辽东!偏见要不得! (第3/3页)

,脑海中浮现的总是莽莽雪原、刺骨寒风,以及寸草不生的荒野。

    然而,真实的辽东大地却藏着不为人知的丰饶。

    在连绵起伏的长白山麓、广袤无垠的松辽平原之下,沉睡着厚度达半米的黑土地。

    这些历经千百年腐殖质堆积而成的土壤,富含有机质,肥力惊人,捧在手中犹如攥着黑色的黄金。

    后世科学检测显示,这片土地每立方米土壤中蕴含的腐殖质,相当于普通土壤的数倍,堪称天然的沃土宝藏。.

    若能褪去偏见的外衣,便会发现辽东不仅能生长耐寒的粟麦,更孕育着大豆、高粱等优质作物。

    春夏时节,松花江、辽河沿岸的湿地水草丰茂,滋养出成片的野生稻;秋季来临,漫山遍野的高粱红似火焰,大豆饱满圆润,尽显“棒打狍子瓢舀鱼”的生机。

    这片被误解的土地,实则蕴藏着足以滋养万民的磅礴力量,若大明能够精心开垦,必将成为支撑天下粮仓的坚实基石。

    不过,这些话即便说出,老朱与太子标肯定是不信的。

    所以朱高炽选择从战略角度,提升辽东黑土地在他们心中的分量。

    “境内蒙古部落逐水草而居,女真各部结寨而守,吉里迷、苦夷(苦兀)、达斡尔等族群依江河而存,与汉人百姓共同构成多元格局。蒙古部族延续游牧传统,精于骑射,其势力分布于辽东西北边境,与大明边军时有摩擦;吉里迷、苦夷(苦兀)多以渔猎为生,活动于黑龙江下游及库页岛,因地理阻隔与中原往来稀疏;达斡尔人擅长农耕畜牧,在嫩江流域形成独特聚落;汉人百姓则聚居于卫所城池周边,开垦屯田,传播中原文化,各民族因生产生活方式差异,利益诉求交错,使得汉夷杂居之地矛盾与合作并存,局势复杂,民风剽悍,更不用多说。”

    “女真作为辽东最具影响力的族群之一,分化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三大部。建州女真聚居苏子河流域,凭借与中原互市贸易,逐步吸收先进生产技术,实力渐强;海西女真盘踞开原以北,控扼交通要道,以皮毛、人参贸易积累财富,形成叶赫、哈达等强大部落联盟。相较之下,野人女真活动范围最为广袤,从黑龙江中下游直至外兴安岭,这片冰封雪原构成天然屏障,将其与我大明的统治核心区隔绝开来。”

    “而野人女真所在的黑龙江流域,就是真正的锁钥之地!”

    听到这话,老朱与太子标顿时眼睛一亮。

    锁钥之地?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