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急转直下】 (第1/3页)
今日在场众人,因为各自身份和立场的不同,看待同一件事有不同的角度。
对于大部分同考官而言,他们理解并敬重薛淮的所作所为,但让他们自己来做这种事,显然不太可能。
春闱阅卷是个苦差事,不到二十天的时间里,平均每位同考官要评阅上千份答卷,时间紧任务重,很多人暗中叫苦连天,谁会有那个闲情雅致,仅仅因为一丝嫌疑就去查答卷里面某些共通的字眼?
他们知道自己做不到,所以哪怕觉得薛淮此举很蠢,却也不得不佩服对方的忠耿之心。
而在孙炎看来,薛淮这样做显然是为了下一步指向岳仲明做好铺垫,他不惜把自己牵扯进来,可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一刻孙炎暗自感慨,抛开立场上的差异,他有些羡慕沈望有个如此优秀的门人。
遥想当年,孙炎也曾如薛淮一般嫉恶如仇,只是随着仕途上的坎坷接连不断,他的棱角早已被磨平,好不容易入了内阁,也被宁珩之和欧阳晦压得喘不过气。
所谓抱负,最终不过是卑躬屈膝罢了。
岳仲明比孙炎年轻七八岁,正处于满腔雄心壮志的年纪,自然不会有孙炎那么多感慨。
他对薛淮做不到绝对信任,此刻已经察觉到一丝不妥,但是薛淮并未表露出明显的异常,在这种大庭广众的场合,岳仲明总不能直接将底牌抛出来。
东宫那件事不能通过他的嘴直接说出来,否则天子不会放过他——他一个礼部侍郎怎会知晓东宫的隐秘?退一万步说,既然他提前知晓,为何不禀报天子?
因此岳仲明什么都没说,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薛淮,希望这个年轻翰林不要偏离方向。
堂内人人心思各异,恐怕只有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范东阳心无杂念,他这会已经将五份有嫌疑的试卷全部看了一遍。
确如薛淮所言,这五份答卷粗看并无不妥,但是合在一起就能发现那些过于巧合的字眼。
他放下试卷,开口问道:“薛侍读,你究竟想说什么?”
薛淮镇定地说道:“范总宪,下官事先并不知情,亦不曾与人暗通款曲,之所以举荐这两份答卷,只因文章本身质量不错,达到可以举荐的水准。”
高廷弼和柳彧不清楚薛淮的意图,但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不能迟疑,当即斩钉截铁地表态,以示自己取中卷子是出于公允的标准。
范东阳微微皱眉道:“既然三位阅卷官并未徇私,而这五份答卷又存在嫌疑,薛侍读认为应该如何处置?”
薛淮坦诚道:“回总宪,我等是否徇私尚无法定论,毕竟在众目睽睽之下,无论下官还是高、柳二位同僚,纵有隐情也不敢坦白,因此暂时还不能断定我等与此无关。”
范东阳若有所思地看着薛淮,他以前自然知道这位探花郎的事迹,早在一年半前他曾奏请天子,想要将薛淮调入都察院,只是不知天子为何不允,他也只好断了这份心思。
今日一见,薛淮的确和一般年轻官员不同,旁人哪敢如此一脸正气地说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