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急转直下】 (第2/3页)
己有徇私嫌疑?
一念及此,范东阳意味深长地说道:“那你待如何?是想请孙阁老免去你们的举荐之权,还是想让本官这就上奏陛下,参你们三人一本?”
高廷弼和柳彧脸色发黑,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薛淮会是一个真切的疯子。
薛淮却微微摇头道:“下官只是想说,春闱乃国朝抡才大典,容不得半点轻忽。下官等人的嫌疑自有朝廷衙门审查,但这五份答卷必须黜落。”
“你这是宁杀错不放过啊。”
范东阳这句话里并无讥讽,反倒有几分欣赏和赞许。
薛淮言简意赅地说道:“只求公平。”
范东阳颔首道:“本官没有意见,不过这是内帘事务,自然要由两位主考定夺。”
岳仲明沉默不语,孙炎则缓缓道:“薛侍读这句话说得没错,科举考场最重公平公正,否则我等对不起陛下的信重,亦对不起数千位举子的寒窗苦读。这五份答卷理应黜落,诸位可有异议?”
众人纷纷赞同。
关节通贿之事,历次春闱屡禁不绝,或者说根本无法禁绝。
这种手段隐蔽且有效,不像考题泄露或者集体舞弊牵连甚众,查出一人就能拔出萝卜带出泥,最后形成震动朝野的大案。
通关节最少可以是一名考官和一名考生的单独联系,考官基本能确定自己会去哪一房阅卷,而考生只需在答卷的时候选择对应的五经之一,然后答卷的水准过得去,考官便能将其推举上去,实在不行也能搜落卷。
正因为这种事无法杜绝,朝廷对此大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已经形成科举考场上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纵然事主露出马脚,主考官也不会将事情闹大,涉事考官可以事后追责,却不能因此影响整场春闱,这就是孙炎如此定夺、众人没有质疑的根源。
薛淮的神情依旧沉着,当他从岳仲明口中听到东宫的暗手,他就知道这件事瞒不住,此刻没有坦白,并非他想要自保,而是时机还没到。
春闱结束之后,天子肯定会询问,届时他会一五一十全部说清楚。
当下他还有更重要的职责。
当其他同考官以为尘埃落定之时,薛淮又从桌上拿起三份提前标记过的答卷,不疾不徐地说道:“阁老,这三份答卷也有问题。”
孙炎正色问道:“什么问题?”
“答卷本身没有问题,破题高明行文流畅,引经据典恰如其分。依下官拙见,这三份答卷确有进入二甲的实力。”
薛淮在众人不解的注视中,声音陡然冷了两分:“下官不知这三位考生是谁,亦不知他们以前的程文是何水准,只从答卷本身评判,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正因此,下官在得到阁老的允准,进入誊录所查卷的时候,一时好奇去看了这三份答卷的墨卷。”
听到最后那句话,孙炎面色未变,眼神却如浓墨,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薛淮旁边的高廷弼。
当此时,堂堂庚辰科状元高廷弼藏在袖中的双手死死攥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