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2【扬州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02【扬州慢】 (第2/3页)

水方能将这三种茶的韵味吊出来,融而不杂各显其长。这水啊,就好比咱们扬州这片地界。”

    王贵握着茶盏,神情专注地看向对方。

    刘让语调悠然,继续说道:“千年的运河,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百川汇流之地鱼龙混杂,却也养出了淮左名都的独特气韵。什么风到了这里,都得被这水土浸润一番,才能真正入港。”

    “正是此理!”

    王贵立刻应和,眼神热切了几分:“扬州这碗茶汤,看似简单,内里乾坤深着呢。通判大人说这水是根,再说这熬茶的炭火、冲茶的手法,哪个不是百十年的讲究?若是没有足够的造诣,只怕好茶叶也会泡出一股子焦糊味。”

    下一刻,他话锋一转道:“卑职原以为大人会接任同知一职,这几年大人身为府尊副手,分掌粮运、水利、诉讼、河工诸事,若非你懂得扬州的水性,摸得透这街头巷尾、田亩河道的火候,如何能帮府尊料理得如此妥当?可偏偏……唉。”

    他的话中未尽之意很明显,刘让最终未能迈出那关键的一步,数日前一道行文由江苏布政司发下,新任扬州同知薛淮已经从京城出发,约莫半月后便会抵达此地。

    刘让不置可否,用杯盖轻拨着浮沫,动作优雅而缓慢,仿佛在拨弄着一团看不见的烟云。

    “京中的大员们,自然是志向高远,俯瞰九州的。”他抬眼看向王贵,目光锐利,“但是你说得也对,扬州的地界不同于别处。盐务漕运、赋税粮课,哪一桩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哪一件能绕得开咱们脚下这片土地养出来的人情世故?便是当年那位薛文肃公……”

    他忽地停下不语,眼中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冰冷。

    十余年来,薛明章在扬州的风评逐渐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在大多数经历过当年往事的普通百姓看来,薛公乃是难得一见清正又有手腕的好官,扬州在他治下一扫多年沉疴,即便遭遇洪水侵袭也能很快恢复安宁的生活。

    但是对于本地大族士绅而言,那几年毫无疑问过得极其艰难,几乎被压制得喘不过气来。

    所谓扬州四姓,当时根本比不上得到薛明章支持的后起之秀沈家。

    薛明章卸任扬州知府返回京城之后,沈家的势头已经成型,而当地大族只能小心翼翼舔舐伤口,直到京城传来薛明章病故的消息,他们才敢重新冒头,刘让便是那个时候进入扬州府衙。

    “薛文肃公当年确非常人所能及。”王贵默契地接话,言语中带着三分对故人的忌惮,又带着七分试探,“卑职听说,那位即将上任的薛同知便是薛公的独子?十九岁的翰林新贵,如今又外放实缺同知,当真是少年英才,前途不可限量,只不知他继承了薛公几分心性?”

    “呵呵,少年气盛,当然最爱弄险峰峻岭之奇景,喜闻风雷霹雳之声威。”

    刘让放下杯子,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如同一粒石子投入深潭。

    他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姿态看似放松,眼神却如利刃般穿过氤氲的茶气,“他入仕三年有余,在朝中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