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3【问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23【问对】 (第2/3页)

是因为提前知道麾下有个刺头,所以用虚假的承诺稳住章时,等到他掌控府衙大权,便不再将章时当回事。

    薛淮看起来和韩翊不同,毕竟他的清名世人皆知,座师沈望亦是朝野公认的清流领袖。

    然而章时当年被赶出京城,身为二甲进士却只能困在知县的位置上,这便是所谓清流的杰作,原因只是他看不惯某位清流道貌岸然的作风,被对方联合座师和同年捏造罪名,最后章时被贬谪出京。

    章时对薛淮谈不上信任与否,他只想知道在自己这种故作姿态的情况下,对方究竟会是怎样的反应。

    他想过薛淮会我行我素,完全不把他这个知县放在眼里,直接大刀阔斧地整顿全县政务。

    他也想过薛淮会因为他的不通礼数大发雷霆,直接让人将他找回去冷嘲热讽一顿。

    他唯独没有想到薛淮居然会不辞辛苦,在奔波几十里之后,连口热茶都没喝,便跑到城外江堤上找他。

    故此,章时又说道:“厅尊,下官虽未大张旗鼓,但也让县衙胥吏为你和其他大人安排了住处,厅尊何不先去歇息半日?”

    “不必。”

    薛淮摆摆手,平静地说道:“章知县,本官在出发之前仔细看过你的履历,理解你心里积压的苦闷。本官此来不是为了在你面前耍威风,是为了帮你解决麻烦。”

    这种话章时听过太多次,他现在很难分辨对方是真心还是假意,因而坦率地说道:“厅尊,下官没有麻烦。”

    薛淮止步,扭头望去。

    两人站在江堤上,一边是浩浩汤汤奔腾不休的长江,一边是人声鼎沸富庶而又贫瘠的仪真县城。

    “没有麻烦?”

    薛淮仿佛只是在重复。

    章时的脸色变得很坚定,迎着薛淮审视的目光说道:“是的,厅尊。此非下官自夸,下官自从八年前接任仪真知县,不敢说使得此地政情人和海晏河清,至少治下从未判过冤假错案,亦八年如一日将本地百姓放在心上。”

    “八年如一日……”

    薛淮移开视线,双眼微眯望着江面,缓缓道:“那你为何还只是一介七品知县呢?”

    这句话刺中章时心底最深的伤疤。

    他低下头,满怀沮丧和愤懑地说道:“下官不知道。”

    “真不知道?”

    薛淮扯了扯嘴角,干脆直接地说道:“当年你得罪吏部侍郎的门人,被对方寻了由头赶出京城。后来吏部侍郎因为宁首辅的器重升为吏部尚书,你便愈发没有出头之日。要不是你乃二甲进士出身,在知县任上又勤勤恳恳,恐怕早就被人扒掉了身上的官服。”

    章时沉默。

    双手不自觉地攥紧。

    良久,他深吸一口气道:“知县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下官可以亲眼看见苍生疾苦,而非高坐庙堂之上,把黎民百姓视作猪羊。”

    此言足够大胆,如果不是被薛淮刺激得心绪翻涌,章时不会如此直接。

    话一出口他就知道不妥,但他心里并不后悔,反而强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