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九章 老师韩章,百官之首!(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九章 老师韩章,百官之首!(二合一) (第1/3页)

    文德殿。

    七月十四,常朝。

    百官肃立,寂静无声。

    “诸位卿家,可有事上奏?”官家赵祯双袖合拢,照常出言问道。

    “老臣富弼,有事上奏。”

    宰辅大相公富弼一袭紫袍,鬓发斑白,举止间自有出奇风骨气度。

    “老臣忝居相位七载,今已年逾六旬,目昏耳聩,积劳成疾,腰腿沉积日重。伏望陛下,允臣致仕还乡,归葬桑梓!”

    言罢,富弼重重一叩,久久不起。

    文武百官,齐齐注目了过去。

    这是宰辅大相公的三辞,也是最后一辞。

    三辞三让!

    以礼制论之,三辞过后,君王就再无挽留之理。

    要是不出意外,江山社稷又将迎来一位新的百官之首,就是不清楚究竟花落谁家?

    丹陛之上,赵祯望向底下两鬓斑白的老臣,心头略微一叹,一脸的惋惜不舍:

    “自朕登基以来,幸而有卿整顿吏治,鼎固山河,方有江山社稷安宁。然,卿既积劳成疾,朕也不好强自挽留。”

    赵祯双目微闭,一副悲伤痛惜的样子。

    过了几息,赵祯睁开眼睛,沉声道:

    “准!”

    自此,宰辅大相公富弼的时代,落下帷幕。

    话音一落,自有内官走出,持诏书唱道:

    “门下,制曰:

    朕惟国之蓍龟,社稷元臣,朝之仪范。富弼秉心忠亮,谋国勤恪。今以年逾古稀,累疏乞骸,朕览奏怆然,特颁殊典。

    授尔司空,拜司徒,封韩国公!

    特赐洛阳御宅,俾养天年;

    朔望咨政,听以札子言事。

    於戏!

    虽释枢机,犹系安危;既归田里,毋忘庙堂。尚其强食自爱,为朕镇抚四方!

    钦此。”

    诏书内容不短不长,字字彰显天恩。

    作为百官之首,宰执天下七年之久的存在,富弼人脉威望都不低。

    既是乞骸骨,君臣矛盾也就缓和了七八分,让人为之释然。

    为了维护百官之首的体面,赏赐的东西肯定不会少。

    相对惹人注目的无疑是三公之二的司徒、司空,哪怕是虚职,也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赐封的韩国公则是不可世袭的爵位,除了领俸禄,也就一个象征荣誉的作用。

    御赐的洛阳宅子养老,这也是荣誉性的东西。

    堂堂百官之首,背后不知代表了多少人的利益,注定不可能缺上佳的宅子。

    听以札子言事,说白了就是直言上谏的奏疏。

    哪怕致仕,也还保留了直达天听的资格。

    相对而言,中规中矩,几乎就是宰辅大相公常规性致仕赏赐的东西。

    “老臣,拜谢陛下。”富弼一拜,缓缓起身。

    赵祯点头,挥了挥手。

    “退朝——”

    内官尖锐唱声传遍大殿,百官陆续退去。

    以往,朝堂上最为繁忙的议题无疑就是立储之事。

    这一议题持续了近十年的时间,足足让百官都为之疲倦不堪。

    好在,自从江昭提出了秘密立储法,六位宗室入京,接受观察考验,算是解决了立储的问题。

    长久的疲倦,使得文武百官解决立储一事后的首要需求是适当修养,而非政斗。

    也因此,朝堂上倒是罕见的平静不少。

    近些日子,除了宰辅大相公更替一事,相对而言也算平稳,没有党争事宜。

    百官散去,内官主动上前喊住了大相公富弼。

    江昭见此,也不觉奇怪。

    作为百官之首,欲致仕还乡,除了三辞三让,君臣二人肯定也会长久商谈。

    至于,谈些什么?

    宰辅大相公致仕,表面上涉及的是一个官位的变动,实则涉及的是一波官位的变动。

    百官之首的官位空了出来,肯定得有内阁大学士去填,由此又空出来一把内阁椅子,涉及一位二品大员入阁的事情。

    二品擢升入阁,往下的一堆人又可以动一动。

    君相商谈,可能是谈谁人适合成为下一任百官之首,可能谈及哪一位臣子忠正,可选入内阁,无外乎如此。

    当然,说的内容,有的君王会听之任之,有的君王会反着干。

    “昭儿,走吧。”

    一道沉稳的声音传来。

    “过府一叙,小酌两杯。”

    江昭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