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年轻人的刀【二合一!】 (第3/3页)
奔那个银匠,一面从身上掏出一把刀:“老板,你帮我看看,能不能帮我修复一下这把刀?”
年轻的银匠皱了皱眉头,先是嘟囔了一声:“我是银匠,不是刀匠。”
不过还是接起了那把刀看了几眼,随后便摆了摆手,“这个刀子没办法修。”
听了银匠的话,年轻人微微叹了口气,难掩失望的表情。
他的同伴劝他道:“算了算了,不能修的话,你用我的刀就好了。”
年轻人有些不死心,问:“这把刀修起来的难度在哪里啊?”
此时,那个老银匠接口笑了笑说:“你这个刀是不锈钢的刀子,不是我们这种藏刀,就算修好了,也肯定没有没修之前那么硬了。”
年轻人不懂锻刀的门道,皱了皱眉头,有些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
“这个我一两句话跟你解释不清楚,反正啊,修是修不好的。”
“可以给我看一看吗?”就在这时,在一旁观察了半天的李悠南忽然开口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李悠南。
年轻人有些狐疑地看了看李悠南,随后将自己的刀痛快地递给了李悠南。
李悠南拿起刀看了看,又放在手上轻轻用手指刮了一下刀刃。
这把刀是一把户外排障刀,比他的那把长猎刀尺寸还要大一些,刀刃上有一个很深的崩口。
这刀显然不是手工锻造刀,但在工业锻造刀里也属于比较不错的刀具了,用的材质肉眼倒是不大能判断出具体的型号,但肯定不是粉末钢,应该是高硬度不锈钢,相比于粉末钢也只是稍差一点的钢材。
李悠南将刀子还给了年轻人,说:“是把好刀。”
这倒不算是恭维的话。
虽然这把刀从成本和制作的工艺上来看,肯定是没有自己的那两把粉末钢的猎刀好的,但放在工业锻造刀里面,这把刀也仅仅是次于粉末钢的专业户外刀了。
年轻人对李悠南笑了笑,随后又看着自己的刀认真的想了想,不死心地对银匠说:“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
那个老银匠表情有些古怪,皱了皱眉头,随后又耐心地说:“年轻人,你别不相信我的话,我以前其实是一个刀匠,只是我们这个地方不产铁矿,所以我才改成了银匠店,这把刀子,修复出来就没办法用了。”
年轻人有些疑惑地问:“这是为什么?”
老银匠笑了笑说:“年轻人,你知道打这种刀子要做哪些步骤吗?”
旁边有一个年轻人立刻说道:“我经常看锻刀大赛,打这种刀子主要分两步,一步是塑形,一步是淬火。”
老银匠淡淡地瞥了那个插嘴的年轻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这么说其实也对。你既然说到这里,我就给你们讲一讲。”
“这个塑形,要用炭火把这个刀子烧得很烫很烫,通红通红的那种,这个时候刀子就会很软很软。”
“然后就开始打造,打造好了,放在水里面‘呲’的一下子,刀就硬了,也就是你们说的淬火。”
“而这个刀子没有办法修,关键就在于这个淬火。”
老银匠说,“我以前是在卡卓打刀的,那地方,我们打刀子都是用山里面的铁矿。”
“我打了很多年的刀,都是用那一种铁矿石,时间久了以后,刀子红到哪种程度、淬火怎么弄,就有经验了。”
“后来我换了一个地方,用当地的铁矿石,打出来的刀子要么太软了,要么就是劈两下就崩口碎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年轻人想了想:“是因为铁矿石不一样的原因导致的吗?”
老银匠哈哈大笑:“说得对,就是因为两个地方的铁不一样!”
“不一样的铁淬火,用什么样的温度,都是有讲究的。”
随后指了指年轻人手中的那把刀,“你这个刀是钢刀,重新塑形本来就麻烦,淬火的时候一点弄不好,你这把刀子要不变脆,要不就变软,就废了,所以我说……修不了。”
李悠南在一旁听得微微点头,虽然银匠的这些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经历,没有科学性的表述,但他说的内容是大差不差的。
现代的工业制作刀具的工艺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锻造刀、冲压刀、CNC切削刀以及激光切割刀。
其中冲压刀是最廉价、低成本的,也只能用来制作一些水果刀、美工刀的刀片。
CNC切削刀是用来制作精密功能刀的,比如精密手术刀,优势是精度极高,造型复杂。
激光切割刀工艺则是用来制作特种行业用的薄刃刀。
所以,绝大多数市面上常见的品质功能刀,还是以锻造刀为主的。
工业锻造刀又分成三种锻造工艺,即热锻、冷锻以及等温锻造。
年轻人的这把现代工艺制造的锻造刀,是在常温下对钢材施加高压锻打,无需加热的冷锻工艺制造而成的。
这种锻造工艺,能够极大地保留钢材原有的精度和硬度,手工是无法实现的。
这便带来了一个问题,一旦人工进行修复,温度一上升就会破坏刀具原有的分子结构,而淬火的时候,一般的锻造师肯定是把握不好温度的,必然会破坏这把刀的硬度或者韧性。
当然了,现代工艺制作的锻造刀相比于手工锻造刀,最大的优点是品质稳定,但并不意味着手工锻造的刀一定达不到现代工艺锻造刀的水准。
如果锻造水平是百分制,那么最顶尖的现代工艺锻造出来的刀,几乎可以每一把都稳定在 90分的标准……就比如李悠南自己的那两把粉末钢猎刀。
而手工锻造的刀,哪怕是世界上知名的锻刀大师,每一把刀也都会在一个区间内浮动,比如今天造出来一把 80分的刀,下次可能是 70分,下下次又可能是 85分……但是,手工锻造的刀却一定的概率能够达到 90、92分、95分甚至 99分,比工业锻造的刀还要好!
概率虽小,却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手工锻刀经久不衰,锻刀大师,身价不减。
不过,这个银匠肯定是不具备这样的锻刀水平了。
从银店出来以后,李悠南带着刘璃在小镇里又继续逛了一阵子。
刘璃在一个卖服装的店里买了一件工艺品藏族服装,没有真正藏族人穿的那种藏袍的味道,但胜在轻便,颜色绚烂,刘璃很喜欢。
如此折腾了两三个小时,才重新回到车子里继续出发。
车子刚刚驶出小镇,前面的路段变得荒芜起来。
一个河滩前,几个帐篷立在那里,旁边停着一辆皮卡越野车,同时有炭火在燃烧。
李悠南放慢了车速,原本以为是有人在这里烧烤,但他的车子刚刚从前面驶过,偶然往炭火的方向望了一眼,就愣了一下子。
炭火边上是那三个之前在银店见到的年轻人,而没有看错的话,此时他们正将一把长长的户外刀放进烧得通红的炭火里。
李悠南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一脚急刹踩住。
刘璃此时正在喝酸奶,一下子喷到了脸上,随后十分幽怨地望向了李悠南。
而李悠南无暇顾及其他,挂上倒档往后倒了一点,一把又将车子开到了路边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