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3章 时光智能计算中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413章 时光智能计算中心 (第2/3页)

他看了看桌面上被退回的材料,又看了看这位在开发区素有“能吏”之称的年轻科长脸上那副公事公办却又略带萧索的神情,最终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拿起材料,带着复杂的心情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他并没有打算想些其他办法。

    他跟这位刘科长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对方的做事风格也早有了解,背景深,人脉硬,不走后门,谁碰谁倒霉。

    这可是接连两位身家过亿的企业老总拿自己试出来的原则。

    否则要是能说动这位,这么多双眼睛盯着,还能等到现在批给别人去。

    随着王总的离开,办公室里暖气片的嗡嗡声似乎更响了,填补了人走后的寂静。

    刘明远望向窗外,蒙蒙雨雾笼罩着等待开发的土地。

    他能理解上面关于这份决策的分量,但那五千个没能落地的岗位,如同铅块,沉甸甸地压在他身为地方开发操盘手的心头。

    他拿起钢笔,在另一份需要签字的文件上落款,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像是在为这片土地上一个崭新的、却与他的“政绩观”有些错位的未来写下序章。

    事实上,这家企业确实如他所料,丝毫没能给他解决什么就业问题。

    但是……其带来的影响,甚至于对他的功绩积累,别说五千个就业岗位,就是五万个也媲美不了。

    也幸好他尽管心里不痛快,但还是坚定的执行上面的命令,不仅没有任何阳奉阴违,更没有对其他任何一块土地进行“走后门”的操作。

    这也成为了他政绩积累和后面二连跳的关键,否则不管他的背景是什么,他的正职生涯恐怕就走到头了。

    只是他现在还对此一无所知,甚至还有些遗憾的感叹着。

    ……

    宁波·北仑临港产业区·北仑-7地块。

    另一边,王总和大把企业想要争抢的北仑-7地块上,数辆车先后开到了这块地边上。

    一大堆人陆续的从车上下来,呜呜泱泱的往里走去,有手中拿着图纸的,拿着仪器的,还有抱着材料的,其中一个面孔很是熟悉,正是时光科技负责项目组的王总监。

    是的,北仑-7地块最终的归属正是他们时光科技。

    寒风裹挟着海盐的气息掠过这片荒芜的土地,时光科技项目总监王稷用力拉紧风衣领口,眼前绵延的千亩地块如同一张等待书写的巨幅蓝图。

    他的皮鞋碾过枯草,留下清晰的印痕——这是数小时前国土部门刚移交的「北仑-7」战略用地。

    “地质勘探队下午进场。”

    助理的声音被风吹得零散:

    “张总要求三个月内完成基础浇筑。”

    王稷点头,目光扫过摊开的设计图:两座主体建筑如同钢铁巨人般占据核心位置。

    东侧——是他们要建造的数据中心,层高8米的立方体结构内将容纳成百上千的机柜,为即将到来的GPU集群提供恒温、防震的巢穴;

    西侧——专用AI芯片研发中心的设计更显精密,层层过滤的洁净车间与电磁屏蔽实验室勾勒出硅基生命的孵化场。

    是的,他现在手里不仅拿着两边工厂的设计方案,更是连用途都一清二楚了。

    尽管春节前张总布置任务的时候,要求他们严格保密,他们也确实执行了。

    甚至就在一个多月前,项目组还像暗夜潜行的特工:采购单用化工材料名目掩护,工程师档案全部加密存储。

    不过在年后第一周复工时,洛总久违的来到时光科技,准备给项目的所有高管进行一次任务部署后,见此情形直接下令取消保密规定:

    “超算架构图发我邮箱……又不是造核弹,怕什么?”

    只见他拿着投影笔在屏幕上勾勒出GPU集群的脉络:

    “谷歌敢把AlphaGo论文甩上《Nature》,我们藏着掖着反倒让人笑话。”

    尽管张嘉文欲言又止地看着洛珞直接写在文件里的“时光智能计算中心”标牌,洛珞则是已经从U盘里调出专利预注册文件:

    “真正的护城河在这儿——寒武纪团队正在设计的神经拟态芯片,就算把图纸印在《人民日报》头版……”

    他指尖轻点屏幕,没有刻意营造什么氛围,但一股自信的傲然气势油然而生:

    “能复现它的企业,此刻还没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可不是他盲目自信。

    AI智能的研发没什么需要保密的,有些东西就算广而告之也没有几家企业能学的了,目前敢大手笔进场直接研发的,全世界似乎还只有谷歌一家,除此之外就是他们了。

    而且即便是他们时光科技,手里握着大把的现金流,上面的全方位支持,甚至还有华科院以及重金或聘请或挖过来的顶尖研究员参与,也依旧难以在短期见到成果。

    是的,即便是洛珞有着前世的经验,明明白白的知道AI将是未来一个大风口,恐怕也不会轻易的投入到这里面,毕竟能赚钱的方法太多了。

    人工智能收益确实很大,但周期长的有点过分了。

    而真正促使他进入这一行业的,其一就是盘古堆的点火成功。

    是的,否则他为什么偏偏要这个时候建厂,还偏偏建在这个距离未来伏羲堆最近的城市。

    黄泽岛和大乌山岛即便建堆完成也会依旧全面戒严,抛开作为岛屿的ZS市,这里是距离最近的地方,而他的目的则是第一手的能源。

    没错,他单纯就是为了省点电钱。

    千万别觉得他这身价几百甚至上千亿了,研发个人工智能居然还会心疼电费,这未免有些太扯淡了。

    但事实就是如此。

    AI要想成长就要不断地训练和推衍,而这两个过程的耗能之大,远超正常的研发生产。

    让一个像GPT-4或Gemini这样的大语言模型“学会”知识,需要向它投喂海量数据,并在由数万甚至数十万个顶级GPU/TPU组成的超级计算机上进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