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圣前奏对,朱元璋的震撼 (第2/3页)
书数十载能没有才华吗?
可却连三筐稻谷的成色都分辨不出来。
这便是各有所长的道理。
朱元璋之所以出这三筐稻谷的题目,其意在为了敲打这些心高气傲的读书学子。
让他们明白,做官有做官的道理,可别忘了以民为本,以食为天!
当然了,朱元璋也没指望他们现在就能明白。
毕竟,想要做好一个官,没有数载的积累沉淀是不行的。
你看这朝堂上,三省六部九卿,大大小小的官员,哪一个没有而立之年?
可即便如此,他们也不敢妄言,说有让大明国祚长存的良策。
很显然,白辰刚才那番话,在所有人的眼里,那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李善长正欲上前呵斥,却听见朱元璋幽幽话声传来。
“无妨。咱还真想听听,他能说个啥出来。”
“简简单单一两句话,还能让咱的大明国祚长存?”
不难听出,朱元璋的语气中带有一丝玩味。
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他,自然知道创业之艰辛。
国祚的长短,与经济、民生、军备、吏治、甚至是当权者的手段等等因素有关。
岂可一言以蔽之?
不仅是朱元璋,就连一向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也不由得摇头叹息了起来。
心里默默感慨,这小子做出了一首千古绝词飘了,竟然敢大谈国事。
接下来,肯定是一番纸上谈兵的言论。
闹不好,还会被问罪杀头!
就在刘伯温正欲出言阻止的时候,白辰的声音却再次响起。
“有时一个王朝的生与灭,仅在统治者的一念之间。”
“秦二世而亡,隋国祚不足四十载,王莽窃汉运,新朝仅存一旬!”
“种种这般前朝之鉴,都道明了一件事,而这件事也与现如今的大明朝息息相关!”
白辰一番话振聋发聩。
原本刘伯温都到嘴边的劝阻话,硬是给生生的咽了回去。
白辰这是把如今的大明比作秦隋二朝!
是想说大明的国祚,可能只有短短的五十年不到!
当真是好大胆!
一旁的牛谅、李善长二人也是面露不屑,似乎觉得白辰这话是在危言耸听。
可身为如今大明的最高统治者,朱元璋却是三两步上前,双目死死的盯着白辰,神色迫切道:
“是何事?快说,不说咱砍了你!”
就见朱元璋额上隐约有青筋浮现,两只眼睛甚至瞪得比铜铃还大。
作为大明朝的开国皇帝,他最担心的是国祚延绵,最怕的也是国祚延绵。
往往统治者的一个错误决定,就能让江山倒覆,大厦将倾!
别人可以不理会,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