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圣前奏对,朱元璋的震撼 (第3/3页)
认为白辰是夸大其词,可朱元璋身为大明皇帝,他必须要刨根问底!
而面对老朱的威胁,白辰丝毫不惧,反倒是嘴角微扬,淡笑道:
“吏治腐败,统治者无能,外族崛起,天灾连绵,百姓民变,国力消耗,横征暴敛种种因素,需要维持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
“错一步,便是矛盾激化,家国不保。”
“正因如此,如今的大明也不能幸免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自古有之。”
“什么问题?!”朱元璋瞪眼问道。
“那便是国朝盛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轰!!
白辰的话如同一记惊雷正中朱元璋的心头!
这位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的洪武大帝,这一刻,竟像是听到了什么莫大的惊天大事般,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国朝盛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朱元璋想到了二世而亡的秦隋两朝,又想到了自己的接班人朱标,甚至还想到了逃遁漠北却一直无法消灭的北元势力。
一抹震撼的目光在这位威严的帝王眼中掠过,可很快,就被他那凛冽的眼神掩盖过去了。
朱元璋强作镇定道:“一派胡言!咱大明岂可与秦隋二朝相比?咱大明现在蒸蒸日上,国祚万年都不在话下!”
“噢?国祚万年?”白辰轻轻一笑,道:“岂不是说大明吏治清明,毫无漏洞可言?”
“那陛下昨日为何要斩杀大明的官员?”
李善长:“!!!”
刘伯温:“!!!”
牛谅:“!!!”
朱元璋昨日确实秘密处死了几个官员,可那是朝廷秘闻,白辰是怎么知道的?
一时间,包括朱元璋在内的其余三位大臣,皆用惊愕的目光打量着白辰。
“别用这种眼神看着我。”白辰摊了摊手,佯装无奈道:“陛下今日之考题,是检验各地粮仓的粮食成色。”
“然,除扬州一地外,其余两筐稻谷皆为次谷。”
“两筐次谷分别来自太仓粮和军粮,也就是说太仓管理员和军需押解官都有贪墨腐败其中。”
“按照陛下眼不着砂的性子,不难推断出这种贪墨的官员定会被问斩!”
说到这儿,白辰深吸了一口气,旋即抬起头,声音陡然提高八度:
“从古至今,清官如凤毛麟角,贪官则多如牛毛,除之不尽,源源不断!”
“野火烧不尽,吹风吹又生!”
“所以在草民看来,陛下此刻正为层出不穷的官场贪墨舞弊一事操心!”
“而草民正好有解决之道,能为陛下分忧,永除后患!!”
话落,余音绕着承天门谯楼久久不能散去。
朱元璋以及三位朝廷重臣,这一刻,已然呆立在原地,惊若木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