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续1 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第2/3页)
益归宫女自身,部分充盈内帑,也算是她提高宫中女子地位、使其有所依托的一项尝试。
尚未走近,便已听到里面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几个年轻的宫女正围坐在一起,一边飞针走线,一边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大唐好像派使者来了,说是要接咱们娘娘回国呢!”一个圆脸宫女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惊奇与不舍。
“啊?真的假的?娘娘要走?”另一个瘦削的宫女立刻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脸上写满了慌张,“那可怎么办?娘娘要是走了,咱们这织造坊还能办下去吗?还有那些允许我们存私己钱的规定,会不会也……”
一个年纪稍长、看起来像是管事的女官轻咳一声,打断了她们:“休得胡言!娘娘的去留,岂是你我可以妄加揣测的?做好自己的本分便是!”
圆脸宫女嘟囔道:“陈司制,我们也是担心嘛……自从娘娘来了,咱们的日子才好过不少。以前动不动就被嬷嬷责罚,月钱也时常克扣,现在至少有了盼头。我家里前年遭了灾,若不是靠着在坊里多做工攒下的银子贴补,我弟弟怕是……”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大家都懂。织造坊内一时沉默下来,只听得见丝线穿梭的细微声响,一种无形的忧虑在空气中弥漫。
毛草灵站在窗外,听着这些质朴而真实的担忧,心中五味杂陈。她从未想过,自己的去留,竟然会牵动这么多底层宫人的心,与她们的生计和希望紧密相连。这不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抉择,更关乎她这十年来推行的一系列政策能否延续,关乎许多因她而改变命运的人的未来。
她默默转身离开,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仿佛是为了寻求某种答案,或者只是为了让自己忙碌起来以逃避思考,她信步来到了靠近前朝的一处藏书阁。这里收藏了不少她命人搜集来的农书、工巧之作,甚至还有一些她凭借记忆默写下来的、关于基础数学、物理的零散知识。
刚踏入藏书阁幽静的门槛,就听到里面传来一阵激烈的争论声。
“此举万万不可!皇后娘娘乃国母,身份尊贵,岂能因唐使一言便轻易动摇?况且娘娘十年来于我国功勋卓著,若就此离去,岂非令天下忠臣义士寒心?”一个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是宰相拓跋宏。他显然是在与同僚商议,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高昂。
“拓跋相国所言固然有理,但娘娘毕竟出身大唐,与唐帝有十年之约在先。若强留,恐伤两国和气,予周边虎视之国以可乘之机啊。”另一个较为沉稳的声音提出异议,听起来像是户部尚书宇文护,“且唐帝许以‘国后夫人’之尊,位同副后,此等荣宠,亦难轻拒。还需从长计议,权衡利弊。”
“利弊?宇文大人只看到利弊,可曾看到娘娘之心?”一个清朗激昂的声音加入,是年轻的兵部侍郎慕容锋,他素来对毛草灵敬佩有加,“娘娘之心,早已系于我国!这些年,娘娘推行的新政,哪一项不是利国利民?娘娘待陛下之心,待百姓之心,天地可鉴!岂是区区一个封号可以动摇?我等身为臣子,当思如何为君分忧,挽留娘娘,而非在此计较什么利害得失!”
“慕容侍郎年轻气盛,下官理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