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续2 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60章续2 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第1/3页)

    ---

    凤仪宫的偏殿,烛火通明,将殿内陈设的每一道金线、每一片玉饰都映照得清晰无比,反倒失却了白日里的温润,透着一股公事公办的清冷。

    大唐使臣崔元礼身着深绯色官袍,头戴进贤冠,手持节旄,肃立于殿中。他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三缕长须修剪得一丝不苟,眼神沉稳中带着惯常的审度,是典型的帝国高级文官模样。见到毛草灵在一众宫人的簇拥下步入殿内,他立刻躬身行礼,姿态标准得无可挑剔:

    “外臣崔元礼,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金安。”

    毛草灵端坐于主位之上,微微抬手,声音平和,听不出太多情绪:“崔大人免礼。看座,奉茶。”

    “谢娘娘。”崔元礼依言在客位坐下,姿态依旧端正,目光快速而不失礼地掠过毛草灵。这位在乞儿国享有盛名的皇后,比他想象中更为年轻,也更为……沉静。那份气度,绝非寻常深宫妇人所能拥有,倒真应了长安那边传来的某些评价。

    “崔大人深夜求见,所谓家书,不知从何而来?”毛草灵开门见山,没有多余的寒暄。她心中对那所谓的“家族”感情复杂,此刻更不愿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崔元礼从袖中取出一个用火漆封得严实、略显陈旧的锦囊,双手呈上:“回娘娘,此信乃由罪臣毛文轩之幼子,亦即娘娘名义上的幼弟,毛清远,辗转托人,历经艰辛才送至鸿胪寺,恳请转交娘娘。陛下(指唐皇)知晓后,特命外臣务必亲手交到娘娘手中。”

    云裳上前接过锦囊,检查无误后,方才递给毛草灵。

    毛文轩……那个她名义上的“父亲”,记忆中只是一个模糊而憔悴的影像。毛清远?她努力回想,似乎原主记忆里确实有个怯生生的、年纪很小的弟弟。她拆开锦囊,里面是一封字迹略显稚嫩却十分工整的信笺。

    信的内容不长,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小心翼翼的孺慕之情与难以掩饰的困顿之苦。

    “阿姊敬启:暌违十载,不知阿姊安否?弟清远遥拜。自阿姊远嫁,家中境况愈艰。父亲……已于去岁冬染病离世,临终犹念阿姊之名,嘱弟若有可能,定要告知阿姊……他愧对于你。母亲忧思成疾,目力已大不如前。长兄因早年牵连,腿脚不便,谋生艰难。幸得邻里接济,方能勉强度日……近闻朝廷有议,或迎阿姊归宗,弟闻之,悲喜交集。喜者,阿姊或可脱离塞外苦寒,归返故土;悲者,恐此生再无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