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0章续2 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60章续2 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第3/3页)

。然则,此事关乎重大,非本宫一人可立时决断。乞儿国十年,陛下待我至诚,百姓待我至厚,骤然离去,于心何忍?于义何安?尚需……些许时日,容本宫细细思量,并与乞儿国陛下商议。”

    她没有立刻拒绝,也没有当场答应,给出了一个合乎情理、也需要时间的回应。

    崔元礼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了然,他深知此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今日呈上家书,陈述利害,已达成初步目的。他起身再次行礼:“娘娘重情重义,外臣敬佩。然则,十年之约将至,长安翘首以盼,陛下亦在等候佳音。还望娘娘早做决断,以免……徒生变故,令亲者痛,而仇者快。外臣暂且告退,静候娘娘懿旨。”

    他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与压力,随即恭敬地退出了偏殿。

    殿内再次安静下来,只剩下烛火燃烧时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

    毛草灵独自坐在那里,良久未动。那封家书静静地躺在案几上,像一块烧红的烙铁。崔元礼的话语则在殿中回荡,与白日里赫连决的挽留、柳才人的敬意、宫女的担忧、臣子的争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巨大的、嘈杂的声浪,几乎要将她淹没。

    一边是血脉根源与文化故土,是至高荣宠与家族责任,是更为广阔的舞台与认同。

    一边是十年相濡以沫的深情,是亲手参与建设的国度,是无数依赖她、敬爱她的人,是她视为“家”的地方。

    何去何从?

    她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深秋的夜风带着刺骨的寒意瞬间涌入,吹动她未簪钗环的墨发,也让她混沌的头脑为之一清。

    夜空如洗,繁星点点,与乞儿国皇宫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

    这星空,与她在长安看到的,是否是同一片?

    这灯火,又有多少,是因她而点亮,或因她可能离去而黯淡?

    她不知道。

    她只知道,这个夜晚,注定漫长,而她的心,需要在冰与火、情与理、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到最终的答案。

    ---

    (第160章续2,累计约8100字。本章通过大唐使臣呈上家书并陈述利害,将回归大唐的“拉力”具体化、沉重化,与前一章展现的乞儿国“推力”形成尖锐对立,使毛草灵陷入更深的情感与道德困境。结尾以她独立寒窗、心绪如潮的场景,将抉择的艰难推向顶点,为下一章的最终决定蓄势。)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