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第1/3页)
毛草灵在窗前不知站了多久,直到寒意浸透了单薄的衣衫,指尖都微微发麻,才恍然惊觉。
“娘娘,当心着凉。”云裳悄无声息地走近,将一件厚实的孔雀羽缎斗篷披在她肩上,眼中满是担忧。
毛草灵拢了拢斗篷,却没有离开窗口的意思,只是轻声问:“云裳,你说……人这一生,究竟为何而活?”
云裳愣了一下,仔细想了想,才谨慎地回答:“奴婢愚见,普通人求个温饱平安,富贵人家求个光耀门楣。但娘娘您……是不一样的。”
“是啊,不一样。”毛草灵望着远处宫墙上巡逻侍卫隐约晃动的灯火,声音飘忽,“正因不一样,才更难抉择。”
她忽然转身:“更衣,本宫要去一个地方。”
“这么晚了,娘娘要去何处?奴婢去传步辇……”
“不必惊动旁人,就你我,步行即可。”
夜色中的皇宫,比白日更显肃穆沉寂。毛草灵没有去赫连决的寝宫,也没有回自己的凤仪宫,而是带着云裳,穿过一道道宫门,走向皇宫中最高的建筑——观星台。
这是她三年前提议修建的,名义上是为观测天象,实则她偶尔会在此处独处,眺望整个皇城乃至更远的百姓聚居区,感受这片土地的呼吸。
踏上观星台冰冷的石阶,夜风愈发凛冽。云裳提着灯笼,小心地为她照明。台顶空旷,只有简单的护栏和一张石桌,几个石凳。
站在这里,整个乞儿国皇城尽收眼底。大部分区域已经陷入黑暗,只有主要街道和宫禁区域还亮着稀疏的灯火,像散落在黑色绒布上的碎钻。更远处,是沉睡的民居,是无边的原野,是隐约的山峦轮廓。
这就是她生活了十年的地方。
她想起初来时,这座皇城虽也雄伟,却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是她,引入了长安的园林技艺,改进了宫室的布局与排水;是她,推动了街市的规划,鼓励商贸,使得夜晚的皇城不再一片死寂,也有了零星的、代表着活力与繁荣的灯火。
她看到了更远处,那片她力主开辟的、由官府指导、退伍兵卒与流民共同垦殖的屯田区,如今想必已是粮仓充盈;她仿佛听到了皇家工坊里,那些依据她提供的模糊思路改良的织机、水车还在昼夜不息运转的声音;她眼前浮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