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归唐之议与心海波澜 (第2/3页)
出那些因为她允许而得以读书习字、眼中重新燃起光彩的宫女、甚至少数低级妃嫔的脸庞……
这十年,她并非仅仅在适应,更是在创造,在改变。她的灵魂来自现代,她的知识超越了时代,而这片土地,给了她将理念付诸实践的最大舞台。赫连决给了她毫无保留的信任与支持,这里的臣民,从最初的疑虑到后来的拥戴,他们的笑容与感激,是真实的。
“云裳,你看那边,”毛草灵指向皇宫西侧一片略显昏暗,但格局整齐的区域,“那是本宫设立的慈幼局和孤老院所在。”
“是,娘娘。里面的孩子和老人,都感念娘娘的恩德。去年冬天特别冷,若不是娘娘提前下令拨足炭火棉衣,不知要冻死多少人。”云裳轻声应和。
毛草灵又指向东南方向:“那边,原本是片杂乱的低洼地,雨季常成泽国。如今,已是规划整齐的新坊市,商旅云集。”
“是,娘娘。如今那里可热闹了,税收也增加了不少,户部的宇文大人以前总说开支太大,现在也常夸娘娘有远见。”
一句句,一件件,云裳没有刻意渲染,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事实。但这些事实,却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温暖的海洋,包裹住毛草灵那颗因抉择而冰冷疲惫的心。
她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清冷的空气。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情景——青楼的脂粉气,老妈子精明的盘算,其他姑娘或同情或嫉妒的眼神,还有那踏上和亲之路时,心中的茫然与孤注一掷。
然后,是赫连决。初见时,他眼神中的审视与惊艳;大婚时,他握着她的手,许下的承诺;她初次参与朝政被刁难时,他不动声色的支持;她推行新政受阻时,他与她并肩面对压力的坚定;她生病时,他彻夜不眠的守候;她每一次取得成就时,他眼中毫不掩饰的骄傲与爱意……
这十年,他不仅是皇帝,是丈夫,更是知己,是战友。他们共同经历了太多的风浪,也共同分享了太多的喜悦。这份情感,早已深入骨髓,成为她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长安是什么?
是前世家世的模糊背景板?是原主记忆中并不愉快的深宅大院?是那个将她当作政治筹码、需要时才想起给予“荣宠”的唐皇?是那个仅存于书信中、充满悲剧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