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圣人之辩,道在何方? (第2/3页)
么……”始皇帝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孔子和韩非子的身上,“两位,谁先来,为这场大争之世,开个头?”
此言一出,孔子和韩非子,这两位在历史上分属不同时代,思想上更有诸多分歧的圣人,对视了一眼。
他们的眼中,没有了往日的隔阂,只剩下一种源于“道”的骄傲,和一种当仁不让的竞争之意。
“陛下,学生以为,当以‘法’为始!”
韩非子向前一步,对着始皇帝躬身行礼,声音铿锵有力。
“乱世需用重典!如今我华夏正值危急存亡之秋,内有薪火之种亟待复苏,外有强敌虎视眈眈。若无严苛之法度,不足以凝聚人心,不足以震慑宵小,不足以规划全局!”
“故,当以‘法’为骨,立下规矩,划定方圆。先定下这片天地的秩序,而后,方能谈其他。”
他的话,逻辑清晰,切中要害。
在场的蒙恬、王翦等大秦将士,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们一生都生活在秦法的严明秩序之下,深知“法”的重要性。
然而,孔子却摇了摇头。
“韩非先生此言,差矣。”
他同样上前一步,对着始皇帝行了一礼,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辩驳的力量。
“法者,治标不治本。可以禁人为恶,却不能导人向善。”
“若徒有严法,而无仁心,民畏死而无耻,虽能一时安定,却如沙上筑塔,根基不稳。一旦法度稍有松懈,则人心之恶,将百倍反噬。”
“故,学生以为,当以‘仁’为始!”
“‘仁’者,爱人也。乃人心之根本,道德之源泉。当先以‘仁爱’之心,教化万民,唤醒其内心的良知与羞耻。让每个人,都从心底里,认同我们共同的‘道’。”
“如此,方能建立一个真正万众一心,坚不可摧的华夏。”
“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是此理!”
孔子引经据典,将儒家的核心思想,阐述得淋漓尽致。
他身后的佛陀,也双手合十,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佛家的“慈悲”,与儒家的“仁爱”,在根本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场围绕着“先用法,还是先用仁”的巅峰辩论,就在这神话擂台之上,当着全球百亿观众的面,正式展开。
【全球直播间】
“我的天……他们在干什么?世界末日要来了,他们竟然在开辩论会?”
“法家?儒家?这都是什么东西?听起来好复杂。”
“我听懂了!那个叫韩非子的,主张严刑峻法,先建立秩序。那个叫孔子的,主张道德教化,先凝聚人心。是这个意思吧?”
“好像是……这两种治国理念,在我们西方历史上,也一直有争论。”
“太不可思议了!别的文明打架,都是比谁的神力更强,谁的武器更厉害。华夏人打架,竟然是在辩论治国方略?”
“这已经不是战斗了,这是在……上课啊!一场关于文明如何建立的公开课!”
“虽然很荒谬,但我为什么……有点想听下去了?”
西方的观众们,从最初的嘲笑和不解,慢慢地,竟然有一部分人,被这场高层次的思想交锋所吸引了。
他们发现,自己正在免费旁听一场,可能比他们国家最顶尖大学的哲学课,还要深刻的辩论。
而华夏的直播间,早已彻底“炸锅”。
“来了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