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6章 卑微的武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6章 卑微的武将 (第1/3页)

    光幕画面清晰,却带着一股令人心头发堵的憋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肃杀的官道,积雪未融,映着冬日惨淡的天光。

    一个身材魁梧、身着明光铠甲的武将,正对着一个身着三品孔雀补服的文官,深深地弯下腰去,双手抱拳,行了一个恭谨到近乎卑微的揖礼。

    武将的甲胄在光线下反射着寒芒,头盔下的鬓角已见霜白,那张饱经风沙的脸上,每一道沟壑都刻着疆场的粗粝,此刻却堆满了小心翼翼的笑意。

    而那三品文官,身形微胖,面皮白净,只微微侧着身子,用眼角余光瞥着行礼的武将,鼻孔几乎要仰到天上去。

    他随意地抬了抬手,敷衍地虚扶了一下,嘴唇翕动,吐出几个模糊的音节,神情淡漠,仿佛眼前行礼的不是一位手握重兵的边关大将,而是一个不识趣挡了路的仆役。

    辽东总兵李成梁。一行小字悄然浮现于光幕角落。

    “呵……”奉天殿武将班列里,不知是谁先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带着浓浓嘲讽意味的嗤笑。这笑声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广场上紧绷的寂静。

    永昌侯蓝玉抱着胳膊,嘴角勾起一个冰冷至极的弧度,眼神锐利如刀锋,死死钉在李成梁那弯下去的脊梁上:“辽东总兵?守国门的大将?就这?给个三品文官行礼行得跟孙子似的?”

    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战场淬炼出的煞气,在勋贵武将们的心头炸开。

    常升、傅友德等人脸色铁青,攥紧了拳头,骨节捏得咯咯作响。

    他们早知土木堡之后勋贵势微,可亲眼见到一百多年后,连镇守一方、手握实权的总兵都成了这般模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愤和荒谬感直冲顶门。

    画面并未给洪武勋贵们太多消化愤怒的时间,倏然一转。

    场景切换至一处更为富丽堂皇的殿宇廊下,琉璃瓦在阳光下流淌着炫目的金光。

    依旧是那个魁梧的辽东总兵李成梁。这一次,他面对的是一位身着华丽蟒袍、面白无须、气质阴柔的中年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

    李成梁的姿态依旧放得极低,直接跪地磕头作揖,脸上堆砌的笑容甚至比面对那三品文官时更加“真诚”几分。

    冯保倒是显得比那文官“和蔼”许多。

    他脸上挂着标准的、如同面具般的微笑,微微颔首,甚至伸出手虚虚扶了一下李成梁的手臂,动作显得颇为“体恤”。

    然而,他那双细长的眼睛里,却闪烁着毫不掩饰的审视与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仿佛在打量一件有趣的、可以利用的器物。

    那份骨子里透出的、对武人根深蒂固的轻蔑,如同阴冷的毒蛇,透过光幕,清晰地传递到洪武君臣眼中。

    “哈!”蓝玉猛地一拍大腿,怒极反笑,声音如同闷雷滚过,“老子算是看明白了!在那些后辈眼里,咱们这些提脑袋卖命的丘八,在文官面前是孙子,在太监面前……连孙子都不如!就是个玩意儿!”

    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一张张同样憋屈愤怒的武将面孔,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咆哮的质问,

    “熊样!都他妈是这副熊样!那要是蒙古鞑子的铁蹄真踏破了边墙,你们说,这些见了文官太监骨头都软了的‘总兵’们,还能指望他们顶个屁用?!靠他们跪着把鞑子求走吗?!”

    这赤裸裸的质问,像鞭子一样抽在每个人心上,奉天殿前一片死寂,连那些平日里倨傲的文官,此刻也微微变色,不敢直视勋贵们几乎要喷火的眼睛。

    天幕似乎嫌这刺激还不够猛烈,画面再次流转。这一次,光影变得柔和,却透着一股更深的寒意。

    地点换成了京城一处深宅大院的后门。

    夜色初临,灯笼的光晕在青石板上投下昏黄暧昧的圈。

    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正是曾在东南沿海打得倭寇闻风丧胆的戚继光!他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将领,鬓角同样染了风霜,身着太子少保的袍服,身形依旧挺拔,眉宇间却沉淀着难以言说的疲惫与谨慎。

    此刻,这位威震东南的戚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