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7章 荀夫子来了(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27章 荀夫子来了(二) (第3/3页)

   "师尊说..."年轻人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沧桑,"闭门造车终是虚妄。"他指尖轻轻敲击案几,节奏竟与方才荀夫子木杖点地的频率一模一样,"就像这《千字文》,若不是亲眼所见,我怎敢相信世间真有这般蒙学奇文?"

    方铭的目光落在张良的袖口——那里用银线绣着细小的松纹,是韩国贵族特有的服制。即便国灭家亡,这个年轻人依然保持着最后的体面。

    "伏念先生担心的是..."方铭将茶盏推过去,"儒门经典会被秦法篡改。你嘛.....呵呵。"

    "所以更要来。"张良突然笑了,那笑容让他俊秀的面容骤然生动起来,"就像师尊说的——与其坐视他人曲解圣贤,不如亲身守护正道。"他端起茶盏,却没有喝,"况且..."

    "况且什么?"方铭继续问道。

    "你见过新郑的贫民窟吗?"张良没有接话,而是换了个话题,他的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他的目光穿过窗棂,仿佛看见了很远的地方,"那些饿得皮包骨的孩子,为了一块发霉的饼子就能互相撕咬..."

    方铭说道:"韩国灭亡前三年,贵族粮仓里的陈粟足够全国百姓吃两年。"他抬起眼,"但那些粮食宁愿喂老鼠,也不肯降价一粒。"

    张良的剑穗突然无风自动。年轻人俊秀的面容上闪过一丝痛楚,像是被人突然揭开了尚未愈合的伤疤。他腰间那枚残缺的玉珏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幽光——那是韩非留给他的最后信物。

    "我祖父......"张良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临终前还在劝说韩王安开仓放粮。"

    "你在韩国推行过'平籴法'。"方铭的声音将张良拉回现实,"想学魏国李悝,丰年收储,荒年放粮。"

    张良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诧。这个在韩国只实行了三个月的政策,知道的人少之又少。

    "失败了。"方铭轻轻摇头,"不是因为法子不好,而是...几乎所有人都反对。”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