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0 金沙玉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70 金沙玉米 (第2/3页)

米?”

    “当真?”赵仲针眼睛一亮,“那下回来,孩儿不要银耳莲子羹了,换成十份金沙玉米可好?”

    “我也要换!”

    “还有我!”

    三个弟妹纷纷附和。

    高滔滔:“……”

    赵宗实板起脸道:“谁若挑食,下回便留他在家,不带他来!”

    话音未落,兄妹四人已捧起羹碗,大口吞咽。

    一碗银耳莲子羹落肚,喉间立时溢出一声饱嗝。赵仲针抚着鼓胀的肚皮,满脸餍足之色。

    待客人吃得七七八八,吴铭按惯例至雅间寒暄,询问食后感。

    赵宗实自是赞不绝口:“……尤以那雪花鸡淖为妙,化鸡为雪,入口即融,清鲜隽永,真乃神乎其技!”

    略一停顿,又道:“日后若得空余雅间,万望为某预留一间。”

    吴铭含笑应承,心里却想:机会应该优先让给那些不曾订到雅间的客人。

    赵仲针冷不丁问:“吴掌柜,今晚可还驾车出摊?能否来我家坊巷?”

    “今晚歇息,不出摊。”

    吴铭打算旬休那天出门摆摊,这几天就不出摊了。当然,旬休那天也不会去赵家。

    “啊!”赵仲针大失所望,“我还想吃蛋烘糕哩!”

    三个弟妹亦随之嚷嚷着要吃蛋烘糕。

    吴铭笑道:“下回光顾,吴某定然当着诸位小郎君、小娘子的面烹制此肴。”

    “那我每种馅料都要尝!”

    眼大肚皮小,贪多嚼不烂,果然小孩儿都一个样……

    吴铭暗自腹诽,嘴里应下:“好,一言为定!”

    兄妹四人已经开始期盼下回光顾了,连走路都带着雀跃。

    目送赵家车驾远去,乙字雅间亦近尾声。吴铭入内致意。

    又是一番盛赞:“吴掌柜今日所备肴馔,极尽丰盛珍奇,样样推陈出新,实乃生平仅见!吴掌柜于庖厨一道的造诣,实不亚于子西兄于丹青一道的境界!”

    崔白连连摆手:“崔某作画,尚未脱前人窠臼。而吴掌柜烹肴,天马行空,不拘成法,世间罕有,崔某万万不及!”

    李玮此刻酒足饭饱,心头郁气稍舒,笑道:“如此,我等更当倾力作画,方不负吴掌柜绝技。李某不才,接下来的冬景图不如便由李某执笔,诸君以为如何?”

    众皆称善。

    ……

    李玮所料不错,他与郭若虚等人宴游之事,确已传入禁中。

    但和他的行止无关,这等小事,官家无暇过问,只因他和赵宗实进了同一家食肆,张茂则这才顺带提了一嘴。

    “哦?哪一家?”赵祯随口问。

    “吴记川饭。”

    赵祯失笑:“又是吴记!看来这家店的菜肴委实不错,连朕的女婿和养子皆屈尊光顾,偏生朕去不得……”

    张茂则本欲奏报不止李驸马和赵团练使,朝臣亦多为吴记常客。闻听最后一句,便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没必要给官家添堵。

    他改口道:“也未必真有那般神乎其神,依奴婢浅见,李驸马也好,赵团练使也罢,多半是慕官家之名而去。”

    “哦?此言何解?”

    “赐酺宴上,官家曾赐赏吴记,后来又欲宣召吴掌柜进宫,此等殊遇,于市井食肆乃无上荣光,自会引得京中士庶争往。彼等所慕,实乃陛下恩泽,真论滋味,未必胜过御膳。”

    赵祯闻言莞尔:“朕的恩泽不能当饭吃,你也不必为御厨说话,我又不是没尝过吴记的卤味。”

    不过,张供奉之言并非全无道理。

    这几日,御厨房似憋着一股劲,竟也开始研制卤味,今日尝过,滋味尚可。

    由此观之,宫中御厨非不能为,实乃优游日久,失却精益求精之志。只一味求稳,不出纰漏,焉能推陈出新?

    赵祯承认这位吴掌柜确有些本事,但他断不相信,宫里二百御厨皆不如彼。

    民间食肆能做出来的菜,尚食局岂有不能之理?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待年节出宫巡幸,他定要亲赴吴记,一探究竟。

    ……

    夜市一如既往地卖麻辣烫和涮羊肉,交给三个厨娘掌勺。

    今晚不出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