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0 金沙玉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70 金沙玉米 (第1/3页)

    乙字雅间里,李玮、郭若虚、崔白、郭熙、祁序五人同样为这满桌的珍馐所惊艳。

    不同于身份矜贵的赵宗实一家,李玮和郭若虚乃富贵闲人,崔、郭、祁三人则为布衣。

    五人可随意出入市井食肆,不必在意旁人眼光。

    吴记的雅间一席难求,平日里便常来店堂里用饭。

    店堂里的菜肴,滋味已是极佳,但雅间里的宴席真教五人大开眼界!

    诸般肴馔不仅用料珍贵,且样样新奇独到,滋味妙绝,单此一席,纵是东京七十二楼正店齐聚,亦难企及!

    “银耳莲子羹——”

    孙福奉上最后一道甜羹:“菜齐了,诸君慢用。”

    五人望着碗中的胶质惊叹:“吴掌柜当真大手笔!”

    银耳价比黄金,这一上便是五碗,足见其心意。

    李玮频频饮酒,此时已有些微醺。

    郭若虚瞧出他是借酒浇愁,关切道:“公炤贤弟似有心事?”

    “唉,不过是些琐事,今日欢饮,不提也罢。”

    李玮连连摆手。

    然两杯薄酒下肚,酒意愁绪交织,终是吐露:“诸君不知,数日前,有言官上奏,劾我私邸仆役逾制,交游多豪室子弟、侥幸无赖,言道今上唯福康公主一女,某为驸马,理当为天下范,慎择交游……”

    他饮尽杯中酒,复又斟满,幽幽叹道:“我府上仆役不过四五十人,现已裁汰大半。这倒无妨,只是成亲之后,公主却不会降居敝府,而是李某入居公主府中。仆役多寡,有何分别?”

    “不瞒诸君,某如今行止,恐皆有耳目。今日与诸君宴饮于此,只怕不久便会上达天听。”

    郭若虚宽慰道:“我等既非豪室子弟,亦非侥幸无赖,吴记川饭乃正经食肆,并无暗娼私妓之类,不过是吃顿便饭,谁能说半句不是?”

    话虽如此,连郭若虚自己都觉得这番宽慰实在有些不痛不痒。

    李驸马的心结不在今日之事,而在于“驸马”二字带来的种种桎梏。

    天家婚事,历来便是如此。

    何况福康公主乃官家独女,掌上明珠,自是备受殊宠。

    更有风闻,公主甚恶这桩婚事,曾于禁中大闹……

    一念及此,郭若虚亦感无力,只能举碗岔开话头:“诸君快快趁热品尝这银耳莲子羹,胶糯清甜,真乃妙品!”

    “快哉!”

    甲字雅间里,高滔滔将碗中的银耳莲子羹一饮而尽,一股温润清甜自喉入腹,五脏六腑俱感清爽熨帖,唇齿余香,忍不住喟叹一声。

    她六月间方诞下第四子,此羹以银耳、莲子、百合、红枣、枸杞煨成,最是滋补养人。

    故此羹价虽高,赵宗实仍将之列入今日的宴席中。

    四个小孩儿却对银耳莲子羹兴趣寥寥,只一味地争食金沙玉米。

    此菜金黄油亮,玉米粒粒分明,均匀裹覆着细碎的咸蛋黄,宛如赤金裹玉,表面撒有一层薄薄的洁白糖晶。

    高滔滔亦舀起一勺品尝。

    外壳酥脆异常,内里软糯微甜。咸蛋黄碎咸香浓郁,裹挟着糖甜及玉米的清甜在舌尖上绽开,咸甜交织、酥糯相济,令人食之不厌。

    不知不觉便连吃三勺。

    她细嚼慢咽,仔细观察勺中美食,赞叹道:“好个金沙玉米,名实相副,惟妙惟肖!”

    随即话锋一转:“真个奇怪!这‘金沙’自是咸蛋黄无疑,但这‘玉米’粒粒金黄饱满,看起来非稻非粟,却不知是何品种?夫君可曾见过?”

    赵宗实笑道:“你我不知,正显出吴掌柜手段通神,有化米为玉之能,一如这雪花鸡淖化鸡为雪。此等庖厨秘技,吴掌柜自不会外传,我等作为食客,也不必深究。但得美味,足矣。”

    “夫君所言甚是。”

    高滔滔微微颔首,吃下勺中玉米,细细品味。

    忽见儿女只顾争抢金沙玉米,碗中的银耳莲子羹却甚少动勺,出言提醒:“先饮银耳莲子羹,待会儿凉了!”

    赵仲针脱口道:“孩儿不爱吃这个,玉米好吃!”

    说着,又舀起一勺金沙玉米送入口中。

    “你这孩子!”高滔滔语带嗔怪,“你可知一盏银耳莲子羹之价,足抵十盘金沙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