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80 醉翁之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80 醉翁之计 (第2/3页)

于殿内奏对。”

    “啊?今日休沐,何事不能明日再议?”

    “奴婢不知,或涉朝政要务。”

    赵希蕴扁扁嘴,怏怏不乐。

    在禁中的众多宫殿中,数凝晖殿距会通门最近,赵祯本是为吴记的新肴而来。

    一刻钟前,翰林司内侍忽然来报,言欧阳修有要务面陈。

    左右无事,遂召其入殿奏对,想来耽误不了不少时辰。

    岂料欧阳永叔竟滔滔不绝!

    所奏虽为经国良策,有关今科科举黜虚词、立新风的建言尤为独到,颇合他意,却远谈不上紧要,本可具表以呈,或明日再议。

    念其勤勉,感其热忱,赵祯不忍中断,只得耐性倾听,间或颔首称善。

    眼见吉时已过,近侍频频探头,显已万事俱备,只待圣谕。

    赵祯虽然耳闻欧阳修侃侃陈奏,心神早飞至那蛋烘糕、烤冷饼、姜撞奶上……

    吴掌柜今日所献之肴,尽皆前所未闻,却不知滋味如何……

    一念及此,只觉腹中辘辘。

    “官家?官家!”

    “嗯?”

    赵祯蓦然回神,正迎上欧阳修殷切的目光:“臣适才所言,官家以为如何?”

    你适才说什么了……

    赵祯正色道:“朕以为,眼下已过午时,不若先进些茶点,稍慰饥肠,再商国是。”

    欧阳修等的便是这句话,立时顺势道:“圣虑周详,臣亦略感饥饿。”

    说罢,君臣相顾默然。

    依常例,臣下此时便当告退,何以戛然而止?

    这是何意?

    莫非……想留下来蹭饭?

    静待片刻,见欧阳修无意辞去,赵祯只好提议:“今日召吴掌柜于会通门外设摊,永叔当值辛劳,不若让其多备一份点心,你便在此间用膳罢。”

    “吴掌柜……可是吴记川饭?”

    欧阳修面露讶色,随即行礼谢恩。

    他心下欣喜,面上却不动声色。

    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

    吴掌柜奉旨入宫设摊,你情我愿,无由谏阻。这便罢了,若是官家尝罢美食,欲强留吴掌柜执掌尚食,那他定要面刺陛下之过。

    不仅如此,此番还可品尝吴记的新肴,这个班加得真值!

    赵祯并未多虑,想来吴掌柜备料定有余裕,多做一份倒也无妨。

    会通门外,众人枯候良久,连陈俊等内侍都有些不耐烦,正欲入禁中探问,恰在此时,李宪终于衔令而归,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吴掌柜备料可足?须再为欧阳学士烹制一份。”

    “足矣!”

    再加一份,也才六份,捎带手的事。

    李宪将官家、公主及学士各自所选酱料、馅料告知。

    炭火早已点燃,炊具也早已架起,开做!

    何双双着手烹制蛋烘糕,前番在赐酺盛会做过不下百次,早已得心应手。

    谢清欢将冷面置于烤盘上,心里不无忐忑。

    到底是初出茅庐的小厨娘,眼下却要给天子烹肴,相当于刚出师就要操持国宴,能不紧张吗?

    但勤勉与汗水不会辜负,经过这段时日的苦练,区区烤冷面,她已能信手拈来。

    吴铭取出洗净的生姜,切碎后挤出姜汁。

    姜撞奶的姜汁一定得现做现榨,一旦久置,其中的姜蛋白酶便会失效,成菜将大打折扣。

    要挤六份姜汁,须费点工夫,好在这是一道甜品,最后才上。

    一边烹制一边听内侍闲聊。

    陈俊问起耽搁许久的缘故,李宪叹声道:“说来也巧,恰逢欧阳学士在殿内面陈奏对……”

    真是巧合吗?

    吴铭回想起数日前,醉翁家的仆役到店取食时,特意问明了今日摆摊的时辰。

    他怎么觉得,醉翁是存心蹭饭呢?

    不多时,浓郁的香气便随热气四溢飘散。

    在场的内侍齐齐深呼吸,目光尽皆落在逐渐成型的菜肴上,挪不开眼——紧盯烹制的过程本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一众禁卫虽仍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喉头却接连滚动,使劲绷住表情。

    蛋烘糕率先出锅,第一份先由两位司膳尝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