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97 三过吴记而不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97 三过吴记而不入 (第1/3页)

    欧阳发赶至吴记时,恰值午市开张,便随曾巩的弟弟、妹婿鱼贯进店。

    李二郎瞧见欧阳发,微微一愣。这位小官人近来皆于午后到店教他识字,顺道吃些便饭,今日竟于午间前来用膳。

    他虽出身市井,亦知尊师之礼,正欲叉手唱喏,欧阳发摆手笑道:“莫要拘礼,且忙正事。”

    李二郎遂敛礼,与张关索一同招呼来客落座。

    曾布五人看在眼里,皆面露讶异之色。

    欧阳发乃高门子弟,竟与这市井伙计相熟至此?

    欧阳发见状,一本正经道:“圣人云:有教无类。某观二郎有向学之心,故于闲暇时授其文字,使其略识之无。”

    五人顿时肃然起敬。

    不愧是欧公之子,一心践行圣人之道,毫不自矜门庭,此等胸襟气度,实非寻常士子可及!

    曾布环顾店堂,暗暗咋舌。

    开市不过片刻,店里已然座无虚席,而食客仍络绎登门,领了号牌,便自行上门外排队等候。

    排号入店已是奇观,又见一众食客不争不抢,井然有序,更觉匪夷所思。

    足见京师不仅食肆众多,食风亦淳厚谦和,用现代的话说,素质极高!

    张关索将食单分发给各桌食客,李二郎则挨桌点菜。因一次性涌入大量食客,效率自然较低。

    好在店里多为熟客,早已习以为常,只耐心等待,并不催促。

    而新客如曾布五人者,则细细观览食单,一时之间也不急于点菜。

    五人对蜀地菜肴一无所知,见食单上所列皆是新奇名目,只道是川饭店的惯常菜式,不觉有异。

    曾牟问道:“不知哪些菜是此间的招牌?”

    欧阳发正色道:“吴记菜肴,道道独具特色,皆值得一品。诸君可有忌口?”

    他对吴记店堂里所售的菜肴了若指掌,问明了五人的忌口偏好,便如数家珍般荐起菜来。

    厨房里,吴铭专注于烹饪,对曾家的到访一无所知。

    小半个时辰后,六人打着饱嗝走出店门,皆满面餍足之色。

    曾牟感慨道:“幸得伯和相荐,此间滋味,委实妙绝!纵使最最寻常的醋溜白菜,竟也比别家可口三分!”

    和弟弟们不同,曾牟早年曾游学江南,于杭州、扬州等富庶之地寓居多年,非无见识之人。

    江南虽不乏珍馐美馔,然相较吴记菜肴,弗如远甚!

    五人咂摸着残留在唇齿间的余味,赞声不绝。

    曾布怅然道:“惜哉!此等至味,兄长却无缘得尝!”

    欧阳发笑道:“家父欲在吴记雅间设席,为令兄接风洗尘。相较店堂所售之肴,吴记雅间所供方为吴掌柜的拿手菜,堪称一绝!”

    五人相顾惊愕。

    适才品尝的各色菜肴已是生平仅见,犹有过之的雅间菜品又该是何等美味!

    欧阳发叹道:“只可惜,吴记雅间一席难求。若非如此,某定当置席宴请诸君!”

    闻听此言,曾布对兄长错失美食的怅惋霎时化作无尽艳羡,心想待自己登科及第,定要来吴记雅间订上一席,大快朵颐!

    ……

    直到午后,欧阳发来店里教二郎识文断字,吴铭才从对方口中获知此事。

    不早说!

    早知曾家登门,便该熬一锅及第粥,再做两条鲤跃龙门,这可是一门六进士,以后传出去,吴记川饭必将坐实考生福地!

    说起来,唐宋八大家里的宋六家齐聚京师,如此豪华的阵容,也只在嘉祐元年年末至嘉祐二年年中这短短半年时间里能够见到。

    机会难得,吴铭不禁冒出个大胆的念头,倘若能将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凑一桌,盛情款待一番,六人再联名送幅墨宝啥的,那可牛逼大发了!

    光是想想就忍不住笑出声。

    欧阳发不明所以:“吴掌柜何故发笑?”

    吴铭立刻敛容,搪塞道:“我忽然想起,小官人既已用过午饭,今日这顿便饭,怕是不吃了吧?”

    “非也!”欧阳发大摇其头,“某适才陪同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