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97 三过吴记而不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297 三过吴记而不入 (第2/3页)

家才俊在京中闲逛了一阵,已是饥肠辘辘,正指着午后的点心充饥哩!”

    你吃完午饭还不到三个小时,饿得也太快了罢!

    吴铭心里吐槽,点头称好。反正要试菜,不费事。

    欧阳发说回正题:“曾家久居南丰故里,吴掌柜应不识得,其家中长兄乃家父门生,此番携弟、婿进京,家父与某理应略尽东道之谊,为其接风洗尘。而放眼京中食林,最宜设宴之所,非贵店雅间莫属!”

    吴铭听明白了,这是走正规渠道订不到雅间,改打感情牌来了。

    话又说回来,曾巩也是一生坎坷,前半生科场失意,在家乡耕读十数载,含辛茹苦将弟弟妹妹拉扯大,好不容易熬出头,又赶上王安石主持变法。

    他身为王安石的挚友,既不赞成变法,又不为保守派所容,后半生官场不顺,只能辗转地方,空有一腔抱负,却没有施展的机会。

    此番携弟弟、妹婿进京赶考,考出个一门六进士,算是老曾人生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了。

    吴铭无意改变什么,但为一代醇儒做一桌好菜接风,还算力所能及。

    只不过,吴记川饭的雅间确已订满,目前也没有退订的,已经订出去的自然不可能收回。

    他想了想,提议道:“小店雅间确已订满,令尊若有意在小店设宴,只能选在午后。原本打烊后不再接客,既是令尊与小官人订宴,破一回例也无妨。”

    欧阳发大喜:“吴掌柜真够义气!”

    这时,何双双和谢清欢已试完菜,李二郎将热气腾腾的菜肴及一应餐具端出。

    遂一边吃菜一边商谈宴席的相关事宜。

    具体定在哪一天,欧阳发得回去问过父翁再做计较,届时的菜品倒是当场便定下了,他自然优先挑选自己没吃过的。

    此外,吴铭还打算专为曾巩做一道新菜。

    听说有不作市售的新菜可尝,期待瞬间拉满,欧阳发立刻加快进食,风卷残云之后,起身告辞而去。

    待回到家中,父翁与曾子固仍在把酒畅言,暌违十数载,今又重逢,师生二人有说不完的话。

    欧阳发将吴掌柜所言如实转告,不料爹爹竟比自己还心急,脱口道:“择日不如撞日——”

    入冬后,每日只得卤味下酒,偶尔点个干锅,却远不足以解馋,欧阳修真恨不得搬到吴记隔壁居住。

    “日子还是要择的。”欧阳发还没有急切到这个地步,毕竟,他最近天天都有美食可享,“今日时辰已不早,且吴掌柜不曾备料。”

    “那便定在明日!”

    略一停顿,欧阳修看向自己的得意门生:“子固以为如何?”

    曾巩点头称善,他本不重口腹之欲,但见欧公推崇备至,不由得也对这家陋巷小店生出几分好奇。

    欧阳修紧跟着吩咐大郎:“你去王介甫、梅圣俞府上走一遭,邀他二人赴宴,若明日不得闲暇,便再延后一日。”

    “孩儿省得!”

    欧阳发即刻出发,骑马行过长街,直奔清明坊。

    归来时恰逢饭点,吴记宾客盈门。尽管不太饿,但来都来了,兜里又有点闲钱,遂又进店要了两道菜打牙祭,顺便将此事敲定,于明日午后登门。

    是夜,曾巩在恩师府上用过晚饭后方归。

    按他原本的习惯,该是沿横街东行再转而往南,今夜不知怎的,许是听恩师提了一句吴记夜市,心下好奇,竟鬼使神差地钻进了麦秸巷中。

    莫看吴记位于僻巷,夜市竟也有这许多食客排队等候!

    曾巩此时已酒足饭饱,正所谓饥饿是最好的调味料,反之,对一个饱汉而言,再美味的珍馐,吸引力也要大打折扣。

    他吸了吸鼻翼,香归香,并不馋。

    自店门前路过,扭头朝店里一看,顿时一怔。

    店堂里,曾布五人要了一大份麻辣烫,分而食之。

    香!太香了!

    曾布将盆中的汤汁舀进碗中,随后举碗痛饮。

    香浓热乎的汤汁滑过喉头,滚落腹中,只觉寒意尽散,喉间随之溢出一声轻叹:“快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