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章 百工夜宴火树银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章 百工夜宴火树银花 (第1/3页)

    鹿台之巅的“揽星阁”,今夜成了朝歌最亮的星辰。巨大的青铜宫灯悬挂在雕梁之间,粗如儿臂的灯芯浸在昂贵的动物油脂中,燃烧出近乎白炽的光焰,将整座高台映照得亮如白昼。夜风穿过高台敞开的廊柱,带来远方的旷野气息,也吹散了白日里因瑶光行刺投毒而弥漫的肃杀与猜忌。帝辛高踞主位,玄色王袍在灯下流淌着深沉的光泽,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目光偶尔扫过下方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长条形的玉案沿着阁内三面排开,上面堆满了炙烤的鹿肉、鲜美的鱼脍、应季的瓜果,以及用陶瓮盛装的、新酿的醴酒。然而,真正的主角并非这些珍馐美酒,而是侍立在玉案之后,或紧张、或局促、或带着一丝卑微自豪的匠人们。

    他们中有须发皆白、手指布满厚茧的老陶工;有脸庞黧黑、臂膀粗壮的青铜匠;有眼神锐利、指甲缝里嵌着木屑的轮舆匠;还有几个衣着相对整洁、身上带着淡淡药草味的医官和负责观测天象、修正历法的史官。他们代表着大商王朝的筋骨与血脉,是支撑起庞大帝国的无名基石。平日里,他们大多在尘土飞扬的作坊、光线昏暗的地穴或远离喧嚣的田野里劳作,鲜少有机会踏入这等宫阙禁地,更遑论与王公贵胄同席。

    此刻,他们局促地站着,不敢轻易落座,目光带着敬畏与好奇,偷偷打量着玉案后那些身着华服、姿态雍容的贵族们。

    “今日夜宴,名为‘百工’。” 帝辛低沉的声音在阁内响起,压过了细微的骚动,“寡人征淮夷,见淮夷之地,沟渠纵横,引水灌溉,其稻穗沉实,胜我殷地。其工匠所制引水之具,亦甚精巧。” 他目光扫过下方匠人,带着一种近乎压迫的鼓励,“尔等为我大商基石,寡人素知。然守成不如开拓,循旧不如鼎新。今日之宴,非为饮乐,乃为集思!凡有奇思妙想,能利国便民者,无论出身,无论贵贱,皆可陈于寡人面前!献技者,赏!有能者,擢!”

    此言一出,阁内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贵族们交换着眼神,有惊诧,有不以为然,更有深深的抵触。让这些“贱业”之人登堂入室,与贵人同席,已是前所未有之“荒唐”,大王竟还要他们献什么“奇技淫巧”?这成何体统!微子启垂着眼,慢条斯理地切割着盘中的鹿肉,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姜王后坐在帝辛稍下首的位置,妆容精致,仪态端庄,只是握着玉杯的手指微微收紧,透露出内心的不悦。比干则捻着骨珠,闭目养神,仿佛置身事外,唯有偶尔掀开的眼皮下,精光一闪而逝。

    匠人们则受宠若惊,纷纷伏地叩首,口称“大王圣明”,但真正敢于第一个站出来的,却寥寥无几。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就在这时,姬娆从帝辛身侧后方款步走出。她今日未施粉黛,只着一身素雅的靛青色深衣,长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绾起,显得格外清爽干练。她手中捧着一个用厚厚葛布包裹、约莫一尺见方的木匣。

    “大王,” 姬娆的声音清越,打破了短暂的沉寂,“妾身不才,近日偶得几位匠人相助,制得一物,或可为夜宴助兴,亦为百工革新开一引子。名曰——‘火树银花’。”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手中的木匣上。好奇、审视、怀疑、不屑…种种情绪交织。

    姬娆将木匣放在阁中预留的空地上,小心地解开葛布。匣内并非什么精巧器物,而是一排排拳头大小、用厚实的草纸紧紧包裹成球状的东西,球体一端引出一根浸过油脂的麻绳捻成的引线。这些纸球颜色灰扑扑的,毫不起眼,排列在木匣内,如同沉默的石卵。

    “此物需借地火之力,请大王允准,于揽星阁外高台燃放。” 姬娆请示道。

    帝辛的目光落在那些其貌不扬的纸球上,又看了看姬娆沉静而自信的眼眸,略一颔首:“准。”

    侍从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抬起木匣,在数名侍卫的护卫下,放置于揽星阁外伸向夜空的宽阔露台边缘。姬娆手持一支点燃的松明火把,亲自走上前去。

    夜风更急,吹得她衣袂翻飞。下方是深不见底的黑暗,远处朝歌城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坠落的星辰。她蹲下身,用火把点燃了其中一个纸球的引线。

    嗤——!

    引线被点燃,发出轻微的爆响,迅速缩短,火星四溅。

    阁内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