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都是妹妹 (第1/3页)
没有调查权,就没有发言权。
谭辉之前对王曜的了解完全来自于‘电商天骄’和看片儿网股东这两个渠道,对于王曜的信息了解十分片面。
在亲自接触过之后,对方身上散发出强势又古怪的行径让他察觉到了些许困惑,然后找人专门调查了一下关于王曜全部的信息。
在各种渠道信息堆积拆解过后,王曜的形象反而在谭辉眼中更加模糊了。
他几乎可以确定,王曜不属于任何一个他已知的圈子。
大概率可以断定,王曜的血,未必有多红。
但王曜相关掌控的公司关联,又在反驳着他的断定,看片儿网背后链接着以胡眉为首的传统派,天火/星火背后链接着互联网行业的新潮派。
他甚至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了王曜与Ms集团的强关联信息,背后大概率链接着他一直向往却没有机会攀附的力量。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成分?
谭辉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复杂的人。
而且更让他觉得恐怖的是,跟他这样‘白手起家’的人相比,王曜似乎更白,在这么多慌乱错综复杂的因素参与下,还能这么水灵灵的成为了不可小觑的势力。
如果在西方谭辉不觉得有什么,但这是在华夏。
这种奇葩的出现,显得过于突兀了。
就像他出现在《王宴》的晚会一样突兀,莫名其妙。
但偏偏在这种莫名其妙中,他是真切的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因为越是莫名其妙,就说明越是有迹可循。
谭辉最开始以为王曜是被人授意,趁着他虚弱来拿走飞腾影视城的。
但在处理了所有已知信息后,他很确定。
王曜就是冲着自己来的,但目的绝不是一个影视城而已。
因为当时在场的所有人中,除了他之外没有人值得王曜亲自下场大动干戈,冯小炮、张卫平、卢川这些人在王曜眼中能有什么价值?
王曜两个电商公司几个月的流水增值比得上他们绑在一起忙乎一年创造的价值。
至于剩下的女人?应该更是如同耗材宠物的工具存在吧?
在场所有人,只有他才是王曜的真正目标。
虽然他自认身上有很多王曜需要的利益,但这些利益似乎也都不是必要的,谭辉换位思考代入到王曜的处境,却依旧找不到对方的真实需求。
‘但他一定需要我!’
‘可他需要我什么?’
这两个问题折磨了谭辉一整天。
为此,他还特意去见了所有跟王曜打过交道的人,美摄徐琛、成天吴克波、巨利扬子。
从这三个人口中,谭辉又得到了更多,但是完全相悖的形象,于是他得出了一个让不寒而栗的结论。
王曜这个人,有些像变色龙,他跟所有人的相处模式,都是在模仿和扮演对方!
所以从不同人口中侧写的王曜想象,都是不同的。
他反复回忆了跟王曜相处的短短半个小时,最终确定,他确实在王曜身上看到了属于自己年轻时的影子。
他年轻的时候从老一辈学来了一种与他人建立关系的经验,顺序很重要,要先展示力量,再展示原则,最后再传递善意。
这种建立关系的顺序是违背华夏主流顺序的,但谭辉曾经用这套方法,百战不殆,因为前者是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后者而是把主动权寄托在他人的良知之上。
怪不得昨天王曜冒犯自己的时候,自己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恍惚,而非愤怒。
谭辉曾经在某个时间段内,因为巨大的精神压力聘请了一支专业的心理学团队给自己做心理疏导,在过程中也了解到了不少奇葩的心理学和精神病。
谭辉觉得王曜可能是极少数,专出变态和奇葩的NPD型精神病,因为只有这种人,才可以做到无差别的切换模仿任何人.
NPD的底层逻辑是‘吸引的本质是投射’然后通过吸引来控制,奴役对方,进行各种层面的PUA。
谭辉很熟悉这种精神病,因为当时他也被误诊成这个病。
这类人通过模仿扮演来来达到‘吸引’的目的,因为人类产生好感的核心只有两个。
一是,你活成了他‘理想中的样子’,俗称慕强但不完全是,可以称之为‘未来的自己’。
二是,你在他身上看到了‘熟悉的样子’也就是过去的自己‘过去的自己’。
因为人是不可能被‘自己以外’的事物吸引,只会被未来和过去的自己吸引。
NPD类人就是可以通过扮演伪装成‘过去的自己’,来快速完成吸引力,但前提是,要了解模仿对象的信息和特征。
徐琛、吴克波、扬子这些年轻人基本上都活跃在信息时代,只要稍微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大概就能通过心理侧写推断模仿,而且这些都是王曜可以接触到的人。
但奇怪的是,谭辉发誓自己从未接触王曜,他年轻的时候王曜应该还在上小学,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