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惊逢,战火中的意外团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惊逢,战火中的意外团聚 (第3/3页)

。短暂的寂静后,工地陷入了一阵低声的议论。

    徐吉标定了定神,急忙朝张家三姐走去。每一步,都仿佛有千钧重。他张了张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

    张家三姐看着眼前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丈夫,泪水夺眶而出。“这些年,你到底去了哪?我们娘儿仨找得你好苦……”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满是委屈与思念。

    徐吉标满心愧疚,嗫嚅着:“三姐,我……我一直在这为革命做事,实在对不住你们……”

    面对如此场景,在场众人心中五味杂陈。大家都明白,在这动荡的战争年代,许多家庭都被迫离散,承受着难以言说的痛苦。

    而此时,胡常英恰好从附近赶来给徐其彪送些生活用品。当她看到这一幕时,脚步猛地顿住,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她手中的篮子险些掉落,心中如遭雷击。

    徐吉标看到胡长英,更是手足无措。一边是阔别多年、苦寻自己的结发妻子和孩子,一边是在革命工作中与自己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胡长英,他陷入了极度的两难境地。

    这突如其来的相遇,打破了小魏湾村原有的平静,也让徐吉标、张家三姐和胡常英三人陷入了复杂而痛苦的情感漩涡。在这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们该如何面对彼此?又将如何抉择自己的未来?而这一意外插曲,又会给造船工作以及徐吉标的革命事业带来怎样的影响?一切都悬而未决,等待着他们去面对和解决。

    魏木匠将这尴尬又揪心的一幕看在眼里,心中暗忖,这局面若是处理不好,非得乱套不可。他赶忙放下手中活计,快步走到张家三姐和徐其彪跟前,脸上堆满了和善的笑容。

    魏木匠看向张家三姐和两个孩子,关切地说道:“这位大嫂,带着孩子一路奔波,一定是饿坏了。”说罢,他转头对身旁的一个年轻战士使了个眼色,而后继续道,“我先带你们到老街的茶馆里弄点吃的,垫垫肚子。有什么事,咱吃饱了慢慢说。”

    张家三姐愣了愣神,下意识地看了眼徐吉标,又看看饿得小脸有些苍白的孩子,轻轻点了点头。她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再挨饿,便随着魏木匠往老街走去。

    徐吉标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他刚要抬腿跟上,却又被胡长英哀怨的眼神定在了原地。

    胡常英眼眶泛红,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吉标,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吉标满心无奈与痛苦,他长叹一口气,将自己与张家三姐的过往,以及这些年的身不由己,缓缓道来。胡常英听着,泪水忍不住滑落,她这才明白,徐吉标心中原来一直藏着这么深的牵挂。

    而另一边,魏木匠带着张家三姐和孩子来到老街茶馆。茶馆老板是个热心肠,听闻缘由后,赶忙端来几碗热气腾腾的米线,还有一些茶点。孩子们看着食物,眼中满是渴望。张家三姐轻声哄着孩子:“慢点吃,别噎着。”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模样,她的眼泪又止不住地流下来。

    魏木匠坐在一旁,轻声安慰道:“大嫂,先别太难过。吉标这些年在这边也是一心为了革命,吃了不少苦。他心里肯定也一直记挂着你们。等大家都冷静下来,好好把话说开,总会有办法的。”

    张家三姐微微点头,哽咽着说:“我只是没想到,会在这儿找到他……这么多年,我带着孩子四处漂泊,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就是盼着能一家团聚……”

    在茶馆里,张家三姐和魏木匠的交谈声中,夹杂着孩子们吃面的声音。而此时,小魏湾村造船工地上,徐吉标和胡常英还在纠结与痛苦中。这复杂的局面该如何化解?徐吉标又将如何在两段感情、家庭责任与革命事业间找到平衡?所有人都被卷入了命运的漩涡,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