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八章:策反风云 为渡江开辟隐蔽战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八章:策反风云 为渡江开辟隐蔽战线 (第1/3页)

    在江北五地委的管辖区域内,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热潮如燎原之火再次掀起。长江沿线的群众被广泛动员起来。

    此时的五地委,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如同奏响了一曲紧张而激昂的战前交响曲。程明远办公室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是含山县委张健打来的。张健焦急地汇报:“程书记,我们掌握了近百条船在运漕,打算送到江北三官殿,可途中有段水路不通,恳请您考虑解决。”程明远立刻问道:“张健,船的准确数字是多少?挖通水道的工程有多大?”张健赶忙回答:“船有 91 艘,每艘吨位 100 担,这挖通水道的工程可不小,想想都觉得困难重重。”程明远又问:“那你觉得需要多少人,多少天能完成?”张健思索片刻后说道:“2000 人,5 天。”程明远立刻回复道:“我给你 3000 人,3 天,就 3 天必须完成。”

    放下电话,程明远迅速联系调配人力,一道道指令从五地委发出。不久后,3000 名民工带着工具,浩浩荡荡地朝着含山那段堵塞的水路进发。他们当中,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有经验丰富的中年汉子,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着坚定与决心。

    龚喆明(龚世泰)经过艰苦侦查,初步确定了枞阳的土桥,无为的五号,桐城的汤家沟,芜湖的裕溪口、西梁山,江浦的浦四、西江口等多处秘密起渡点。

    程明远与付继泽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亲临各渡口视察。实地考察后,他们果断决定趁夜幕降临,将内湖及湖里的大小船只悄然送往各起渡点埋伏。这些船只,将成为渡江大军跨越天堑的关键力量。为了给渡江大军提供最为可靠的水文报告,程明远特意调来专业人士,陪同龚喆明深入前沿阵地。他们在危险的前沿,进行着细致的测绘、测量与绘图工作,每一个数据、每一笔线条,都承载着对大军渡江安全无误的殷切期望。

    巢南的槐林嘴向家冲里,修船的场景热火朝天。木匠们的劳作声交织在一起,人来人往穿梭于大小船只之间。那些原本普普通通的工匠,此刻都怀着对革命事业的热忱,全力以赴。魏木匠凭借着精湛技艺与丰富经验,俨然成了修船的。

    与此同时,徐吉标招募来的渡手、水手数量已超。有贫雇农出身的他们,听说侄女婿程明远担任了渡江大军的重要职务,二舅郑永成、三舅郑永香、四舅郑永贵,从肥东三十头一路背到巢县。程明远得知后,满心感动,想留他们吃饭,老人们却婉拒道:“我们都带干粮了,我们一直都支持三姐(侄女方毓芬),就想来帮帮你,你这么忙,我们就不打搅。

    巢县老街上,一幅热火朝天的支前景象令人动容。运粮、送粮的队伍绵延不绝,人们以各种方式踊跃为解放大军输送物资。有人背肩挑扛,有人推着独轮车,驴车、牛车、马车也纷纷上阵,甚至还有少量大卡车夹杂其中。然而,狭窄的街道瞬间被挤得水泄不通。

    就在巢县南门处,悲剧突然发生。一辆大卡车在拥挤的人群中失控,将一名送粮的老大爷当场轧死。这起事故,因为是在为解放大军送粮的过程中发生的,迅速被报到巢县粮食局局长倪子干那里。倪子干深知事情重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