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富裕?! (第1/3页)
很快,小道消息就变成了政策,落实了下来。
每个人分到了一分(0.1亩)自留地,宋向文和宋大志虽然住在一处,但却是两个户头,分的地居然不在一块儿。
宋向文的那一份的紧挨着他们的宅基地,宋大志一家五口分了五分地,却离他们家宅基地八丈远,要想种地,还得跨过整个宋家村。
宋大志这可就不乐意了,跟村里相熟的几家都商量了个遍,到底是把地换了换,换到了隔了两根田埂的宋巧姑家附近。
自打有了这几分地,宋大志和宋苗立刻琢磨开来。
虽然红薯产量高,但见天吃红薯,不是红薯稀饭、就是红薯片汤、煮红薯、烤红薯、红薯干、红薯干面窝窝头……真是吃得人心(胃)里发烧,嘴流清口水。
宋大志和宋苗可以种胡萝卜、大白菜、水白菜、萝卜、黄瓜、空心菜、豆角、胡萝卜、菠菜和苋菜、韭菜、小葱、大蒜……却决计不肯在自留地上种红薯。
没办法!
吃腻了,或者说是吃伤了!
自打有了这几分地,宋大志和宋苗愈忙碌了。
当然,也有可能不仅仅是忙那几分地。
反正,他们家的饭桌终于摆脱了土豆和红薯长期统治的局面,品种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
再加上宋大志时不时的“夹带一点私货”,他们家的饭桌子上虽然还是没有太多荤腥,粗粮永远比细粮多,但比起其他家庭,也称得上是“相对富裕”了。
没听到宋大志和宋苗,见天的叮嘱宋立夏和宋小满,不许出去炫耀伙食么?
当然,他们家餐桌上的百花齐放,离不开赵文义和陶兰芝夫妇的大力支持。
自打赵文义到了南方海岛,一家人算是彻底的得到了解放。
海岛的人员成分简单,除了一部分地方群众,就是驻地官兵。
虽然陶兰芝的成分稍微差了一点,但知道这事儿的只有政委和参谋长。
看在赵文义舍了升职加薪的。计划,也要保陶兰芝,政委和参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