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一章:金银满屋,贾家众人迷了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一章:金银满屋,贾家众人迷了眼! (第1/3页)

    “凤姐儿、珠儿媳妇。”

    “你们也看看。”

    贾赦、贾政过目了荣国府名下账簿,转手递给了王熙凤、李纨。

    ‘沙沙!’

    两女翻开账簿的瞬间,瞪大了眼睛,荣国府庄头乌进忠名下查抄出来的财产超过了八十万两,其余庄头合计三十余万两,这还只是西府,想来东府那边更多。

    “琰弟。”

    “该如何安排,听你的。”

    贾珍脸上笑得褶子都起来了,底下皇庄抄没所得总计一百六十万两,让他如何能忍得住?

    “我们一样。”

    贾赦、贾政对视了一眼,齐齐出声。

    就目前而言,由贾琰做这个中间人最为合适,上上下下都同意。

    “细软、古玩字画一应折算为金银,西府一百五十五万两,东府两百万两。”

    “赖家折合四百八十万两,分予西府、东府各二百万两,我拿八十万两。”

    “赦叔、政叔、大哥,可有异议?”

    “没有。”

    贾赦、贾政、贾珍哪里敢说什么,别说八十万两,就是一百八十万两,他们都愿意给,谁都知道要抱住武侯这条大粗腿,何况这八十万两只是底下人的辛苦费。

    “接下来便是田地、屋宅。”

    瞥了几人一眼,贾琰继续道:“我看过了,这些地契所在,小的是一进院子,大的有三进,还有一些沿街的铺面,这些年都中八房人口超过了一千,全都挤在宁荣大街,说不过去。”

    “两府做一些好事,统计一下哪些族人人口多,住不开,把这些院子分给他们。”

    “沿街的铺面,出租给族人、沾亲带故的亲戚,开一些粮油米面店铺、酒楼食肆、杂货店,庄子里出产的东西,日后交由自家人售卖,便宜总好过落在别人手上。”

    “大善!”

    贾赦、贾政、贾珍对此并无异议。

    让他们去经营店面,那种下九流的活,他们才不愿意,所有地契加起来不过两百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三进院子都不符合他们的身份,他们自然瞧不上这些宅邸。

    倒不如顺手推舟,把这些宅邸分给族人们,日后,贾家都中八房人丁愈发兴旺,围在两府边上,报团取暖,神京还有哪一家敢瞧不上他们。

    “下面说一说田地,宁府一百三十顷,荣府九十顷,赖家五十顷。”

    “这些全部变卖之后,换到西山去。”

    ‘什么?’

    闻言,在场众人都有些不淡定了。

    “琰弟。”

    “这些可都是上好的良田、水浇地,一亩至少能卖十二两。”

    “西山那边都是什么地,能和这些地相比吗?”

    王熙凤脱口而出,世家大族传之后世的底蕴无一不是田地,像这样上等良田,谁会愿意出售。

    “二弟。”

    贾珍同样有些不愿意,西山偏远,且土层薄,只有一条无定河以做灌溉之用,把田地换到那边去,日后的产出或许还达不到现有的一半。

    “呵呵。”

    环视众人,贾琰冷笑道:“270顷,折合27000亩,全都分布在通州、天津、密云。”

    “万历三十年,明朝统计耕地地1161万余顷,现如今,除了军户屯田之外,国朝的田地约400顷。”

    “北直隶已经在户部更名为河北行省,蓟镇下辖的卫所全部裁撤,军户转民户,军田全数分下去。”

    “镇国侯现在就在保定,负责裁撤剩下的卫所,新增府、县一律实施摊丁入亩,钱粮由锦衣军监督,直接收入内务府,全国两京一十三省除了河南、南直隶(江南)外,耕地最多的便是河北。”

    “通州、天津、密云都是京畿脚下,开国之初,只有皇家的庄田能够分布在这些地方,开国一脉的皇庄都在吕梁山附近,元从一脉更是没有赐下庄田。”

    “你们以为这是什么原因?”

    “现在不换,日后等到清查田亩的时候,就不用换了,直接送上去。”

    轰隆!

    一言落下,全场皆惊,厅中气氛骤然一凝。

    “琰哥儿。”

    贾赦皱着眉头,面带不解之色。

    “南、北直隶必然是重点整治的对象,士绅大户藏匿了多少田亩,我们都很清楚。”

    “莫要为贾家寻霉头,否则,我也保不住你们。”

    “西山南北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