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0章 夜深人静,男与女……(求个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0章 夜深人静,男与女……(求个月票) (第1/3页)

    夜深人静,拉菲特街64号的公寓书房里,莱昂纳尔放下《十年史》,陷入沉思当中。

    今天决定写“本雅明·布冬”——其实就是“本杰明·巴顿”对应的法语名字——虽然有一定被保罗·皮古特激将的成分,但并非完全是冲动。

    《本杰明·巴顿奇事》这部电影当年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不仅多刷,而且特地找来了同名原著来看。

    不过版《本杰明·巴顿奇事》只是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个短篇,1922年发表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反响。

    大卫·芬奇买下版权以后,对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和丰富,最终形成了电影那细腻入微,又不失波澜壮阔的风格。

    原著故事的起点是在1860年;电影故事的起点,则在1918年。

    莱昂纳尔今天在「沙尔庞捷书店」与众人说起这个故事时,只笼统地说了一个大概的起点时间,“大革命时期”。

    这句话非常模糊,因为严格意义上的「法国大革命」是从1789年延续到1794年,不过波旁王朝则早在1792年就被推翻,后面则是各派的乱斗时间。

    但是「法国大革命战争」则从1792年打到了1802年,整整10年时间,

    莱昂纳尔当时并不确定要放在哪个时间点,所以只能含混过去,并且在回家的路上,特地拐去大图书馆借了这些历史著作。

    直到他大致理清了18世纪末法国的历史时间线和大事记后,才终于确定下来。

    接下来要处理的,就是电影当中哪些叙事技巧可以保留到自己的里,哪些则无法在19世纪的里重现。

    直到深夜,莱昂纳尔才在稿纸上落下第一段文字:

    【窗外塞纳河左岸的天空,不是黑夜应有的墨色,而是一种污浊、躁动的橘红。那不是晚霞,是无数处燃烧的街垒与建筑吐出的火舌。浓烟翻滚,焦糊味和血腥气钻过窗框的缝隙,弥漫在小小的病房里。病床上的黛芬妮·维尔纳芙枯槁的身躯费力地喘息着,每一次都牵动着她深陷的胸膛,引来一阵咳嗽。那咳嗽声仿佛要把她仅存的一点生命都挤压出来。

    “妈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