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两封邀请函 (第2/3页)
最辛辣的评论则不例外地来自《费加罗报》。
主笔儒勒·克拉雷蒂终于找到了宣泄的对象,下笔毫不客气:
【当圣水变成强酸,当驱魔沦为谋杀,我们终于看清——某些人披着神圣外衣,却干着比魔鬼更卑劣的勾当。
圣母院的穹顶之下,究竟藏着多少见不得光的交易?】
————
吉贝尔主教在临时祈祷室里来回踱步,眼睛布满血丝。
富尔卡德神父瘫坐在橡木椅上,眼神里全是空洞的恐惧。
那只特地从罗马带过来的,有着600年历史、据说曾经被圣人的血液沾染过的圣瓶,早已经成为警方的证物。
“绝对不能承认。”主教的声音压得极低:“一个疯子的胡话,加上记者的添油加醋,构不成任何证据。“
就在今天早晨,两名警察来到圣母院,宣读了警方的决定,吉贝尔主教与富尔卡德神父,因涉及故意伤害案调查,即日起不得离开圣母院范围,随时听候传唤。
这已经是教会力量极力斡旋的结果,否则两人现在应该在「银匠街三十六号码头」的关押室里呆着。
毕竟除了他俩,其他有可能接触到圣瓶的人员都在那里。
————
法国内政部的部长欧内斯特·康斯坦则接到了来自由索菲娅亲自递交过来的、来自谢尔巴托夫家族的感谢信。
这位骄矜的俄罗斯贵族小姐嘴角噙着笑意:“我母亲很欣慰,真相终于水落石出。无论那个骗子是受了指使,还是真的疯了,都证明他并没有被魔鬼附身。
康斯坦叔叔,感谢您的帮助!谢尔巴托夫家族从来不辜负恩情……”
欧内斯特·康斯坦看着眼前这位不过二十多岁的女子,突然理解了为何她的母亲要把她召来巴黎。
现在解决阿列克谢耶芙娜男爵夫人“信仰危机”的最大障碍已经被搬开,自己身为内政部长,要做的只是用自己权力之手顺水推舟、稍稍一拨……
想到这里,欧内斯特·康斯坦露出了长辈慈祥的笑容:“不用谢,我亲爱的索菲娅,为您母亲洗清不白之冤,本来就是我的职责。
请替我向她转达我的敬意……”
————
八月初,议会第一个法案投票日。
本来僵持不下的辩论在,在驱魔仪式变成闹剧后,彻底倒向了儒勒·费里部长。
《共和国报》用整版报道了议会的盛况:
《教育改革走出关键的第一步,伟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