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7章 整训部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7章 整训部队 (第1/3页)

    正当陕北官军精锐尽出,分三路大军南下之时,江瀚正在忙着整编军队。

    这段时间他可没闲着,送走了各路义军头领后,江瀚便继续忙着整编队伍和操练兵马。

    他记得很清楚,王嘉胤是守不住府谷的,他必然会带着高迎祥、张献忠等人渡河逃往山西。

    而他们这帮留在陕西的义军,将会成为朝廷接下来的重点打击对象。

    所以江瀚这几个月一直在拼命提升部队实力,收集各种军备物资,以应对接下来官军的围追堵截。

    江瀚没有收编那些小头领的队伍,他实在是看不上那帮匪寇,战斗力太弱,一时半会根本教不出来。

    经过延安府一战,江瀚手下兵马已扩充至三千五百余人。

    而原先的五个哨,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部队编制了。

    江瀚按照边军的规制,将麾下的五个哨都改成了司。

    而董二柱他们五个哨长也摇身一变成了把总,每人统领一司,下辖六百精兵。

    每个司再增设三位哨长,每哨二百人,同时增设四名队长,如此一来,层次分明,指挥更灵便。

    其余五百人则被江瀚抽调出来,单独编为预备队,留作后手,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兵多了,麻烦也来了。

    江瀚细细一盘点,发现几个司的兵力配置极不均衡。

    弓手大多都集中在邵勇麾下,炮兵和铳手基本在柱子手底下,而李老歪这边则是领着骑兵和步兵,

    黑子手底下就比较惨了,清一水儿的步兵。

    正常边军编制下,除了炮营能单独成军之外,一个司至少应该配有十几门小炮,以及不下百人的铳手,甚至军费充足时,要做到每人手里都有一杆铳。

    当然了,这指的是军费充足的时候,大明朝后期哪有军费充足的时候。

    而江瀚也没这么多人手和时间来打制火铳。

    好在火炮还算够用。

    江瀚清点过炮营,现在他手上总共有大小火炮共计八十门,形制五花八门。

    小的有虎蹲炮,涌珠炮,神枢炮,轻便灵活;

    大的有单管灭虏炮,威远炮等等,威力惊人。

    但其中最好的当属四门西洋重炮,这是他从延安府的城墙上拆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