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整训部队 (第2/3页)
来的,又称红夷炮。
这玩意儿是朝廷仿荷兰红夷大炮打造的缩小版,虽不及原版威猛,但仍然不可小觑。
自从后金入关后,江南也有不少士绅凑钱打造红夷炮,用来捐给朝廷,以显示他们的拳拳报国之心。
这红夷炮长约三尺四寸,重四百多斤,炮身铁箍加固,火门带活盖,准星照门一应俱全,能防阴雨侵蚀,绝对是稀罕货。
董二柱一见这四门红夷炮,眼睛都直了,对待这四门炮比亲娘还好。
他特意找工匠订制了四辆炮车,专门来放他的宝贝,而且每辆炮车还配了两头骡子,两个辅兵。
一个辅兵负责日常保养,战时清理炮管,另一个辅兵负责填装弹药,冷却炮身。
董二柱专门给这炮起了名,还编了号,分别叫天字第一、二、三、四号。
随后他又挑选了炮营中经验最老道的几个炮兵,专门操持这四门宝贝,给他们配了三斤六两的大铅弹。
有了这四门重炮,董二柱对那些小炮便看不上眼了。
而江瀚也正好把一些轻便的小炮从炮营中调出来,下发到了每个司,炮营只留下射程远,威力大的重炮。
这样一番调整下来,军中的火力分配总算是平均了一些,既有轻便小炮开路,又有重炮压阵,远近兼顾。
军械方面,江瀚也一直在催促军器局的工匠们,让他们抓紧时间赶制。
这帮工匠们卯足了劲儿,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干活,修甲制械,忙得脚不沾地。
没办法,江瀚给的实在太多了。
李立远这厮,从延安府的一帮乡绅身上刮了不少好东西,光是银子就有数万两,更别提什么粮食,布料之类的物资了。
江瀚得了这笔钱就立马花了出去,为了赶工期,他许诺这帮工匠,直接按件计费:
修一件布面甲给五钱,打一件新的赏一两。
这帮工匠哪见过这阵仗,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不到俩月就把两千多件甲胄整得焕然一新。
江瀚趁热打铁,又让他们赶制一批长杆鸟铳和重弓,准备练一只狙击小队出来。
邵勇曾提议过,从全军中专门挑出那些眼神好、瞄得准的精兵,给他们配上鸟铳和重弓,专门盯着敌人的基层军官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