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北线工程 (第2/3页)
的地方,比起北方和南方边境,以色列和约旦接触的边界,根本不是以色列的人口能够看得过来的。
所以在冷战时期,欧美主要是美国一直防止约旦王国出现革命,一个封建主的约旦,比一个革命之后的约旦要安全的多。
一旦约旦变成了共和国体制,以色列三线作战的最长一条线就暴露出来。
正因为巴勒斯坦地区不贫瘠,反而在当地条件不错,才会成为英国在当地的核心,要不然就是法国殖民地了。
同样也是这个原因,当初在叙利亚黎巴嫩战役之前,法国外籍兵团主张在戈兰高地修筑防线才对得到批准,比起伊拉克方向的英军,巴勒斯坦的英军不但更近,而且更加危险。
当时戈兰高地防线没起到作用,因为英军是从约旦和伊拉克方向来了,可现在这条防线就很有作用了。
哪怕是从料敌从严的角度上考虑,这条防线也要利用起来,不能因为现在叙利亚有七八万参加过世界大战的军人,就认为中东战争一旦开打就一定赢。
事实上凭借阿拉伯国家的地位来说,美国和苏联想要干涉太容易了,能打平就算赢。
至于英国和法国哪怕是不愿意支持犹太人,形势比人强,和美苏相比实力不济,也不会提供什么大的帮助。
这就需要艾娃加德纳回到巴黎之后,提醒一下马丁了,现在法军不少人和叙利亚军人保持联系,算是法国为这个前殖民地做最后一点事。
临上飞机之前,艾娃加德纳还拜托科曼照顾自己带来的剧组人员,保护这些电影人的安全,现在法属印支没有大战但也不能说就绝对安全。
“尤其是泰勒。”艾娃加德纳拎着行李箱依依不舍的嘱托。
“知道了。”科曼微微皱眉,谁?是那个泰勒么?自嘉逊、费雯丽之后的第三代大英国宝?
法国对收智商税的执念不会因为战争平息,实际上在巴黎的时尚界已经开始对如何重振法国的奢侈品产业有了讨论,迪奥已经在本年推出的“新风貌”系列,以其丰胸、细腰、蓬裙的极致女性化设计,彻底颠覆了战时简朴、阳刚的服装风格,重新定义了战后女性的优雅梦想。
这不仅是时尚革命,更被视为重振法国文化和经济信心的国家事件。
所以除了法共被社会党踢出政府之外的因素,法国奢侈品产业确实已经开始复苏了,香奈儿看到了政治上威胁的消失,以及奢侈品产业的恢复,此时返回法国开始二次创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但法共和社会党虽然关系恶化,可法国政坛左翼力量仍然占据优势也是现实,人民共和运动说到底是一个党派,没有军队来的更加令人安心。
香奈儿倒是不知道,科曼已经从东方大国进行了一次抄底,现在对奢侈品可不是一个外行了,艾娃加德纳在巴黎和香奈儿的第一次见面,手上拿着的浮光锦手帕,就引起了香奈儿的注意。
艾娃加德纳虽然本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