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腾笼换鸟 (第3/3页)
入是没问题的。
要是怀着坏心去推波助澜那就是海地,海地和古巴这么近,都是天主教拉丁文明,总不能说两者智商有本质差距吧?
智商当然和先天因素有关,但他不是一个固定的点数,遗传当然给了一个人智商的范围,这个范围大概在三十区间。假如一个人的潜力范围是七十到一百,像是法属非洲那样的教育水平,基本上可以确定普遍就是七十多。
但要是在教育上下功夫,不说干到潜力极限的一百,八十多点的数字,那也是脱胎换骨的改变。智商最终在这个范围内达到哪个点,则极大地依赖于后天环境和教育。
尤其是早期教育,是决定一个人能否达到其基因潜力上限的关键因素。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大脑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教育能够刺激大脑神经元之间建立更复杂、更高效的连接,从而物理性地优化大脑的功能。
一台顶级的硬件,如果只安装了简陋的操作系统,也无法发挥其强大性能。
一台普通的硬件,通过优秀的软件优化和高效的编程,也能表现出远超其基础配置的水平。
一百以上就要等基因突变了,这玩意就不是教育能够解决的。
二十一世纪美国白人和古巴黑人,平均数值还不一定哪个群体比较聪明呢,毕竟在快乐教育的几十年时间,美国国内连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族群都快找不到了。
“就是怕,这些非洲国家以后会不会对我们造成威胁。”勒菲弗尔理解科曼想要增加法属非洲对法国的托举,但还是不免有些担心。
“我有自己的一套标准,让这些非洲殖民地处在法国的舒适区间。这样跟容易对付,你其实不太明白,太落后反而难对付。”科曼微微摇头道,只要把法属非洲提升到我大清……还是太有威胁了,民国的档次,法国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本来现在国民议会的国父们都是类人群星闪耀时,这些买办也确实更加符合高大上的民国范。
科曼现在其实就应该想想怎么改造半个非洲了,从允许阿尔及利亚军管,到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已经是伟大的进步。
只要殖民战争还在继续,法国政府就不能干涉法军在海外的行动,所以从法属印支提前撤军科曼从来没想过,要尽可能的坚持下去。
不提早谋划不行,一九四八年已经到来,科曼不是对常公有偏见,东亚这边最大的事情,就是美国一个不留神,常公短短三个月连跪三场,等美国解决完了柏林危机,再想起来关心常公,局势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堤岸的各大高华富豪,现在已经统一了共识,正在向马达加斯加转移一部分的财富,至少从固定资产上面是不能够再投入了,现金才是王道。
现在法国已经完成了和苏联的粮食交易,对稻米也不迫切了,西贡的稻米贸易也开始转向了出口创汇阶段,法属印支殖民政府的体谅,也让高华们心生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