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两个报告 (第1/3页)
德拉贡上将虽说板着个脸,但对于长子回到巴黎心里还是高兴的,让阿迪莱准备食物,“现在你有自己的家,我不留你在家里住,一家人吃顿饭好好聊聊,法属印支那边也比较辛苦……”
说到这德拉贡上将目测了一眼,似乎是觉得有些不太对,除了肤色好像有些变暗之外,科曼还真没什么辛苦的样子。
坐在一起询问了一些在法属印支的收获,以及回到法国对未来的展望。
尊敬的陆军总参谋长阁下,确实不是什么沽名钓誉的人,他是很重视家庭的,对任人唯亲并不排斥。
“这是在坐船的时候,写的关于法属印支安全形势的报告。”
科曼拿出来了自己三十五天,不算靠岸休息时间的成果,放在了德拉贡上将面前道,“法属印支的安全局势不在本身,而在于东亚美国和苏联支持者的战斗结果外溢效应。我在西贡以及香江观察的结果来看,亲美的政党形势不容乐观,要比希腊的情况恶劣的多。”
“美国救不回来么?”德拉贡上将的脸上满是严肃的询问,法国本土对常公的消息接收的比较少,但没想到美国作为唯一一个没有受到世界大战波及的主流强国,竟然斗不过苏联?
“除非美国不会算账。”科曼还是坚持从前的判断,就常公的情况,超出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扶持的极限,杜鲁门和马歇尔,虽然在几十年后总是被身份不明的人士内涵,但抛弃常公绝对没有错。
同时期的希腊内战,这个一千万人口,十万出头面积的国家,美国就花了七个亿。东方大国人口是希腊的四十倍,面积是近九十倍。
光是帮助稳定战线,花费的援助都要远远超过马歇尔计划,更别提打赢。
常公的对手可比希腊共强大太多了,开战之后的任何时期交换比都是一比五,常公又不是美国人的爹,让一亿多美国人起早贪黑供应这么一个无底洞。
“怎么会这样,从地图上面一点都看不出来。”巴黎接受东方大国的信息很少,但基本信息还是收到一些,从地图上看着形势没这么恶劣,但在科曼口中,常公的败亡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因为现在正是战略相持阶段,在一九四四年之前,德国面对苏联好像也占据了绝对优势。但是在随后的一年,十次斯大林突击就把战线推到了边境,此时的情况和一九四四年的东欧类似。”
科曼用苏德战争的战线作为例子,证明常公的形势远不像是地图上表现出来了那样安全,而是要走到马上要闪崩的前夕。
苏德战争现在是战后欧洲国家军事领域研究的核心,至于美国才是抗德主力,苏联游而不击的论调,刚一九四八年没几个欧洲人相信。
德拉贡上将一直就在巴黎,现阶段对一个遥远的国家情况,不可能掌握的这么清楚,但他已经明白了科曼的意思,“科曼,你要公布自己的报告,让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