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打压式科学教育 (第2/3页)
的赞许咽回去,“为什么要这样?这种理念违背了法兰西的精神。”
“自由平等和博爱,我知道。但是这是最符合国家战略的教育方式,地中海的另外一边,并不具备本土的条件。”科曼心平气和的解释道,“而且从环境上来说,法属非洲的自然条件绝对不能算好,和本土没法相比。”
这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是核心是,要确立法属非洲国家离开法国根本活不了的认知。
哪怕从全世界来看,法属非洲殖民地的自然条件,肯定是比世界屋脊要强,比极地气候要强,剩下的气候基本上就没有再差的了。
这当然是可以克服的,克服的基础是因为法属非洲足够大,要是只有乍得这个一个殖民地,境内都是沙漠,还没有海岸线,科曼直接就把乍得踢出去让乍得人滚。
但恰恰乍得只是法属非洲的一部分,那么就可以试一试。
撒哈拉沙漠虽大,但法属非洲也不都是沙漠,铁路都可以绕到大西洋海岸线去建立,无非就是成本问题。
所谓兵家不争之地、兵家必争之地都是因为小,地盘足够大就有了更多的选择。
“教育立足于提升整个法属非洲的社会基础,不用纠结用什么办法,如果能够激发当地人的上进心,我们何必在乎采用什么办法。”比起亨利·瓦龙这个心理学家,塞勒斯坦·弗雷内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更加清晰一些。
塞勒斯坦·弗雷内这个教育家的一个尝试,要换做东方大国能够理解的东西就是,校园黑板报。
学生会将自己写的文章、诗歌、调查报告等,用活字印刷的方式自己排版、印刷出来,然后装订成班级报纸或杂志,用于校内外的交流。
对亨利·瓦龙的话表达了不同意见,塞勒斯坦·弗雷内则问出了自己的问题,“似乎在海外省新建立的大学规划,都是理工科,这是为什么?”
“当然是因为理工科的特质。”科曼能说自己心里要排斥女人、屏蔽黑人嘛?当然是不能说,哪怕心里是这么想的,于是反而问道,“高等代数掌握在数学领域算是到达了什么层次。”
“相当于你刚识字。”塞勒斯坦·弗雷内虽然不是数学家,但还是有话直说的回答道,“在数学领域当中,高等代数只能算是义务教育的范畴。数学这个学科当中,是丝毫不掺假的,他不像是……”
“他不像是文科,最终的分数容易受到主观的影响,甚至很大程度上命运取决于学阀的一念之间。”科曼顺着塞勒斯坦·弗雷内的话继续道,“可实际上很大比例的学生,他们的最大潜力就是摸到高等代数的边缘。”
要是在修仙世界观当中,学了高等代数大概相当于炼气一层,高斯、欧拉那都相当于仙帝级强者。
“既然少校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塞勒斯坦·弗雷内带着疑惑询问,投入这么大但是却只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