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六章 打压式科学教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四十六章 打压式科学教育 (第3/3页)

筛选出来理工科人才?

    “当然是和你的想法类似。”科曼笑呵呵的说道,“你认为人类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学者是谁,美国人的想法是……”

    感受到了科曼的目光,艾娃加德纳不明所以,但还是回答道,“爱因斯坦。”

    塞勒斯坦·弗雷内、亨利·瓦龙两人听了之后都纷纷摇头,几乎同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牛顿。”

    “我在海外作战的时候,接触了很多文明,包括一些东亚的、南亚的、再早以前我生活在大马士革,和一些阿拉伯学者也见过面,比如阿拉伯社会党的两个创始人。这些文明的很多人认为,他们不应该面临这样的命运,而殖民国家是不道德的,殖民政策确实是不道德,但他们给出的理由则无法令人信服,有一个电影叫做阿拉伯的劳伦斯,这个电影当中阿拉伯统治者用辉煌的历史,来鄙视英国人。”

    科曼耸耸肩道,“其实光是一个牛顿,就比过去几千年来所有文明的辉煌人物都要重要,牛顿的成就是可以量化出来的,就像是理工科的特质一样,不会出现错误。而阿拉伯统治者对劳伦斯的话,则是标准的混淆概念,阿拉伯文明又不是独一无二的,很多文明都有很大成就。我的意思是,很多文明总是用文学概念来输出情绪。”

    就因为牛顿的存在,科曼都觉得法国败在英国手中一点不冤枉,科曼记得前世好像默罕穆德在一次排名调查中排在了第一,牛顿只是排第二。

    要是没有科学这个概念,穆罕穆德排第一肯定没话说,宗教当中出现最晚,扩张势头最猛,在欧亚大陆影响力最大,这种人物就看影响力。

    但既然科学的概念出来了,就不存在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种说法,科学尤其是数学,就像是公式一样能够分出来第一第二。

    算对了就是一百分,算错了就是零分,没有过程对了就给个六十分这么一说。

    “海外省的信仰复杂,如果从宗教角度去辩经是没用的,从文明角度阐述法兰西多么伟大,当地人也不没有感觉。这种工作当然要做,我可以在之后和两位进行讨论,现在我们先说理工科的问题。”

    科曼阐述自己的办法,“世界大战为什么会打赢?因为苏联和美国的工业实力对德国是压倒性的强大,这可以从钢铁产量、石油产量等一切可以量化出来的数据上得到证明,德国被分区占领就是这道题的答案。我们无法通过宗教、文明等无法量化的东西,战胜穆罕穆德的遗产。辩经到了最后,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但我们可以从理工科用结果告诉他们,错误就是错误。”

    “很新颖的想法。”塞勒斯坦·弗雷内、亨利·瓦龙听完之后,感觉有一定的道理,但好像没又没什么道理。

    科曼为什么敢大放厥词呢,因为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只是谈论这些问题,又不是做数学题套公式,谁能证明他现在说的是错误的?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