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悲喜并不相通 (第3/3页)
要是能够建立一个类似高尔基炮台的工事,设置在戈兰高地西南侧,多用点高强度混凝土的话,科曼觉得只要以色列没有苏军那种攻坚能力,等到炮台建成,戈兰高地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丢失的可能。
至于这和法国有什么关系?当然是关系不大,只不过这种双联装炮台,叙利亚没这个能力制造,法国则正好有。
法国手里有接收过来的一艘意大利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这艘战列舰是一战时期的战列舰,价值十分有限,作为一艘经历过现代化改造的老式战列舰,其火力核心是双联装三百二十毫米主炮,这是一种注重射速但口径相对较小的战列舰主炮。
其他副炮和防空火力在二战时期已显落后,这也是它战后迅速退役的主要原因。
法国手里的黎塞留号战列舰,用在殖民地上面已经完全够用,意大利的老战列舰不出意外马上就会拆解,唯一有点用的就是上面的主炮,可以效仿苏联高尔基炮台上的双联装三百零五毫米主炮,成为一个地面要塞的主武器。
无法理解以色列痛苦处境的科曼,还在心里跃跃欲试,准备以后考验一下以色列国防军,要不说人是无法共情的,键道中人更不把人命当回事,哪知道现在以色列犹太人正在哭爹喊娘。
总理本古里安的独立宣言墨迹未干,已经被北方、南方、东方同时传来的沉闷炮声碾得粉碎。
东部边界那是外约旦“阿拉伯军团”精锐进攻的方向,目标是古老的耶路撒冷城。伊拉克的军队正跨越约旦河,如同一把试图刺入腹地的尖刀。
加沙地带的方向,埃及的远征军拥有坦克和飞机的他们——正沿着海岸线北上,目标直指特拉维夫。
最令人措手不及的是北方的叙利亚,只是因为阿拉伯民族情绪就参战的叙利亚,所拥有的军队是参加过世界大战的正规军,战斗力和纪律性都超出了以色列高层的预料。
三个方向,四个国家的军队最终目的地都是特拉维夫,想要把犹太人赶下海,他们又有什么?一些从世界各地偷运来的、型号混杂的步枪,有限的弹药,寥寥无几的反坦克武器,以及用汽油和玻璃瓶临时赶制的燃烧瓶。
电报机传来的都是疯狂的告急电报,“埃及坦克集群突破尼尔姆防线,急需反坦克武器!”
“东线阿拉伯军团开始炮击耶路撒冷犹太区,老城危在旦夕!”
“北方叙利亚军队沿着黎巴嫩海岸线南下,戈兰高地出发的叙利亚军队占领德加尼亚,抵抗的民兵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抵抗到底,绝对不能再沦落到被关在集中营,任人宰割的境地。”本古里安的声音漂浮在空中中,如同魔音贯耳,“男人,女人、老人,学生都要动员起来,工作什么的以后再说吧,先活下来。”
“他们想要把我们从地图上抹去。”摩西的声音带着颤抖道,“我们会战斗到底,但是……能不能争取到喘口气的时间?”
“我知道。”本古里安当然知道摩西的意思,此时犹太人必须高呼一声爸爸救我,他同样也不相信,美国和苏联会白白的出于一时怜悯让以色列建国,肯定是有目的的,他们不会干看着以色列灭亡,“必须先打垮一个方向的敌人,不然我们没有资格开口说什么。”
“叙利亚军队最强,东部边界则最为空虚,约旦的阿拉伯军团也训练有素,法鲁克一世的埃及军队,反而水平参差不齐。”摩西仍然保持着冷静的头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