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六十六章 海军路线之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六十六章 海军路线之争 (第3/3页)

能在高空飞行的飞机,但数学公式并不能解释气动升力产生的原因。

    美国倒是很有自信的在二十一世纪,放弃了建造超高音速风洞的想法,改由计算机进行模拟数据,结果就是超高音速导弹造不出来,第六代战斗机难产,那边老老实实的制造风洞的东方大国,倒是都有成品了。

    事实证明这玩意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吹风洞,根本就不是超级计算机可以搞定的。

    人类对航空航天的理解,其实是建立在一系列经验公式之上。这些公式来自大量模型机的风洞实验和真机试飞积累的数据建模,而不是像其他学科那样拥有完整的理论体系。

    所以这种产业,科曼哪敢施压加快进度,它就不是一个可以施压东西,给压力换来的大概率是事故。

    这个反应让巴德很满意,德国在战争时期就大量使用了风洞技术,不但用在飞机制造上面,火箭发射上面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不过这些宝贵的数据,现在都归华盛顿和莫斯科所有,巴德团队现在很多都是要从头开始。

    科曼来这里就是说了一堆彩虹屁,用鼓励的口吻,加上一些法郎振奋了团队的士气,然后就去车站回巴黎了,来的干脆走的也果断。

    本次回国休假的时间,正好碰上几个热点事件,还有一件事就是菲利普戴高乐被晋升为上尉,斜角甲板、光感辅助的航空母舰设计,也受到了法国海军的广泛认可,菲利普戴高乐成为了法国航母派的一个新星。

    科曼相信,这全都是因为菲利普戴高乐本人的才能,绝对和法国的民族英雄,自由法国的创建者戴高乐将军无关。

    之所以说是航母派,是因为在十九世纪末期,法国就决定了后来被总结为空潜快的路线,根据空潜快的路线,法国海军的建军核心是建立一支绿水海军,维护包括地中海的近海海权。

    而航空母舰这种军舰,不管从什么角度有和空潜快路线不沾边,而空潜快路线现在的代表则是潜艇派。

    “这?”科曼见到马丁后,听到马丁提及现在法国海军的路线之争,心说怎么在什么国家,都会碰到这样的事情?至少他就知道,中苏都有过这种路线之争。

    在苏联红海军航母派声音长期受到潜艇派的压制,至于东方大国的问题就很简单,主要是没钱闹得。

    没钱?这其实也可以解释现在法国海军的路线之争,海军可不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军种。

    不过科曼还是很有信心的,“相信菲利普戴高乐上尉的声音,足以让国防部和政府重视起来。”

    “那当然,我们都知道原因。”马丁也赞同,原因自然就是菲利普戴高乐上尉,是戴高乐将军的儿子,没有其他原因。

    第一次中东战争陷入到了一种以色列最不愿意的局面当中,以一种消耗战的方式进行,以色列反攻埃及的想法很好,但是没有成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