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六个轮子的方块车 (第2/3页)
“江工,你这设计的东西真的能当汽车来开。”周厂长询问道。
“只是能开动,跟汽车比差老远了。弄不到汽车轮子,也没有必要弄太厚实的底盘。所以承重量其实不大,在质量上面还不如农用拖拉机。”江成回应道。
“江工,就算我们跟发动机厂有合作关系,这发动机也难搞。很多单位都排着队在等发动机呢。我们最多以设计产品的方式弄到一两台来,这弄出来的车子拿去肉联厂换肉可有点不划算”周厂长说道。
国内现在都没有批量生产汽车的工厂,昌城是有发动机厂,但并不是制造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是农业上用的一些小型发动机,还有船用的比较大型的柴油机。
跟机械配件厂合作的单位是昌城柴油机厂,柴油发动机产量低的很。不光是本市有订单,可以说整个省的柴油发动机就靠这一家生产。
不是柴油机厂不想提高产量,而是根本没有办法。核心精密零件依靠进口,国产的只有一些外壳和螺丝之类的简单化零件。
说白了,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工业产品,看上去国内有工厂在生产。其实都是半进口半国产,只要涉及到一些核心零件的,比如轴承,曲轴,活塞,还有喷油嘴等,几乎都是依赖进口。
国内也生产过,几乎生产不出完全合格的零件。有些零件也只能是替代品,能使用,但寿命不长。
机械配件厂要弄一台发动机都不容易,弄来后,造出一辆,要是自己厂里用。周厂长还挺愿意,给肉联厂,的确可以换很多肉。
可作为领导层,周厂长和江成等人,其实都有额外指标的肉票补助。周厂长也想对工人好,可这得那合作单位那边的人情去换的。
江成也没想到这个年代发动机这样难搞,看样子设备升级的进度要加快了,等厂里能自己生产一些精密零件。不说一开始就搞出多好的发动机,光生产出一台零件完全国产化的发动机可能就很不错了。
只有不依赖进口,国内自己能成产出来的话,那就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