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二章 加三斤(二合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十二章 加三斤(二合一) (第3/3页)

加三斤。”李佬说道。

    这事情传出去,要丢工业部的脸了。而且这事情可能也瞒不住,这不是像上次那样,江成弄了一个空气压缩技术,技术好像不比苏联的差。

    在技术这方面,可以用机密的形式进行消息封锁。谁要是乱说话,那是要付出严重后果的。

    但回国的留学生馋肉,想着去造车换肉吃。这事情传出去,还真没办法计较。

    这次是拿车子去换肉,下次呢,会不会有回国的留学生,造一颗导弹去换包子吃。

    老赵点了点头,给江成加三斤肉是小事,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这小子真的能不能造出车子。

    而且还有一件事,沈阳那边的电工机械厂申请派一些技术人员去昌城那边交流液压叉车技术。

    沈阳电工机械厂在一九五四年试制了一台1.5T平衡重式蓄电叉车,不过车子是造出来了,性能很差。举升重物的时候很吃力,跟传统的机械千斤顶一样,是螺旋式升降的。

    四九城重工业部这边有人曾经是沈阳电工机械厂的领导,所以国内有液压手动叉车的事情,那边很快得到了消息。

    想把技术结合,弄出电动液压叉车。

    这事情暂时是被压着的,打算等江成那边搞完了车子再说。

    要是江成真能把车子搞成,老赵都有一个不可思议的想法,觉得那小子会不会自己就能造出工程叉车,而且还不是蓄电池的。

    ~~

    三月十三,春意盎然,机械配件厂里的一些树木也长出了新的枝叶。

    机械配件厂在昨天发了上个月的工资,食堂也一般会选择在发工资的时候弄点荤菜。

    而且同样是在昨天,机械配件厂已经公布了内部招工的消息。厂里那些三四十岁的职工对于这消息很兴奋。

    因为三十五至四十岁左右的人,他们的子女刚好是符合招工的年龄。但是厂里也不是说只招年轻的厂内职工子女。

    家庭条件有特殊情况,比较困难的,也会照顾。厂里上年评比出来的劳模,就允许推荐亲戚进厂。

    手动托盘车的生产线建设的很快,现在不开始筹备招人,等建设好了后就要拖延开工了。

    不过发工资也好,招工也罢,对于江成来说没有今天重要。

    本来江成是打算一个月内把车子搞出来的,但是采购方面很给力。而且直接用的是边三轮的轮子,不需要改造轮子就可以直接安装制动刹车系统。

    另外就是江成依然没设计固定座椅,还有车身,打算组装好后,用木头在车架上做一个护栏。车架组织好后,面上也不装铁板,装木板就可以。

    现在钢铁资源紧缺,公交车和班车上面都是安装的木制座椅。机械配件厂如果不是有部门在协助,他们想买车底的钢材可能还要说明原因,申请后才能买到。

    今天就是车子进行组装的日子,还从汽车站那边的汽车保养厂调来了几个师傅协助组装。

    江成可不想真的每个部件都要亲自动手,这个年代的车辆组装工具都是传统的。没电动工具,就算能指挥厂里的人帮忙,那得一个一个的指挥。

    而找会修理汽车的人来帮忙,其实如何固定一下部件,也是可以互相讨论的。

    厂里的唯一司机刘勇,今天也是加入到车子组装中。

    江成也不知道他在造车的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今天厂外一些单位来观看的人不少。

    车子还没开始组装,天空就下起了细雨,春雨绵绵。

    不过车子是在临时搭建的车间里组装的,不受这一点点小雨的影响。

    在江成的指挥下,五六个人组织一辆车子,如果不是要临时焊接固定点,装装停停,半天时间不要都能装好。

    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车子逐渐成型,不过车架上没有用板子封起来,底盘组装好的结构还暴露着。

    要想试开,还得明天调试,然后把底层车架组装好。

    (晚上电脑出问题了,写到一半突然全部结束进程。耽误了许久,只能先写到这里了。)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