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六二章 “父慈子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六二章 “父慈子孝” (第1/3页)

    俞清瑶“凶凶”的瞪完一眼,忙垂下头做鹌鹑状,双手自然放在膝上,模样乖巧又娴静(古代剩女重生记162章节)。前后的落差也太大了,俞锦熙嘿嘿笑了一声,转而跟杜氏继续拉扯家常。

    “阿吽长这么大了,当初我走时胖嘟嘟的,刚开始蹒跚走路……”

    “可不是。记得那时,清瑶还没断奶呢,要说你也真狠心。说丢就全丢下了,十年来一点音信也无。”杜氏叹道。

    杜氏是嫂,虽说隔了四五尺的距离,但一般人家接待亲眷,不都是女眷接待女眷,男子接待男子吗?侯府世家里,最重规矩,怎么允许这样不合规矩,传出来会蒙上污名的事情?原来,沐天恩这个正牌的内兄,跟俞锦熙的交情只是泛泛。不,说泛泛都是高估了,开中门,亲身迎接,表示的是“郑重”,不是关系亲密。

    要不是有杜氏的“家长里短”应酬着,沐薄言在席间“插科打诨”缓和着,恐怕二人能面而坐,你不看我,我不看你,一言不发呆坐几个时辰,然后拱手告辞,结束拜访……

    俞清瑶也在,他们不愿意当着她的面,将彼此之间的心结表露出来,于是,就有了杜氏“话多”,絮絮叨叨的把多少年前的小事拉出来细谈。普通的家常话中,显得气氛温馨良好,也碰不到二人心中的刺。

    沐薄言兴奋的问“北疆之行”,俞锦熙兴致来了,也会挑一二比较惊险的告诉他,惊得从没出过京城的纨绔,几乎奉为偶像。俞清瑶注意到,表哥称呼父亲为“姑父”,说得自然流畅。她抬头看舅父、舅母神色。谁也没露出异色,仿佛天经地义,应该的!

    说了半个多时辰的话。杜氏有些乏了,便请俞锦熙去静书斋坐坐,算是给父女单独相处的时间。俞锦熙自然不会说个不字。笑着拐着俞清瑶去了。

    俞清瑶勉强自己装淑女,端庄身姿做了许久。半个身子都麻木了,稀里糊涂的出了九曲桥,恍过了神来——刚刚谁也没有提到她的生母沐天华(古代剩女重生记162章节)!舅父也一个字没提!

    ……

    静书斋。入门便是一道照壁,两旁曲折回廊通向东西书楼。书楼后的石子甬道,通向三面七间黛瓦粉墙的房舍,连着卷棚,绿窗油壁。虽不甚华丽,但胜在环境清幽,是读书写字的好地方。原是老泰山沐桦的书房。

    俞锦熙对这里,比较熟的。现今做了她女儿的居所,他当然更要好好参观。

    吴嬷嬷、胡嬷嬷,以及平常不大出面的小金嬷嬷,与大丫鬟绘绣、纹绣领头,其余默儿、珍珠、珊瑚等二等丫鬟,还有三等洒扫的小丫鬟们排成两排,共有十二人出门迎接。大家全部用惊喜的眼神。望着高大的“诗仙”。不过,原来是个络腮胡啊!跟想象中风度翩翩的俊美男子差别太大,不少小丫鬟们高度期望下,露出失望神色。

    吴嬷嬷暗恼。狠狠瞪了一眼以貌取人的小丫鬟们。她消息灵通,当然知道诗仙去北疆都做了什么,当下的敬重钦佩之情,更加如高山一般。而且嗅到了俞探花未来的政治前途,必定是一片光明啊!简而言之,跟在俞清瑶身边,简直是傍了一棵大树!这会子,八抬大轿请她去做元菲儿的陪嫁嬷嬷,她也不愿意了。

    “姑娘,茶水已经准备妥当了,您看,在哪里摆下?”

    安心准备显露本领的吴嬷嬷态度恭谨的道。

    “摆在东书楼吧。”

    “是。”

    轻轻一摆手,两个小丫鬟忙撒腿跑了,看得吴嬷嬷又是暗恼,小蹄子们就不会好好走路吗?存心丢她的脸是不是!有些埋怨胡嬷嬷从哪里买来的毛丫头,性子太野不听话。小金嬷嬷拉了她袖子,给了个提醒的眼神,吴嬷嬷恍然,忘了!俞探花十年没有见女儿,这会子什么规矩、礼节之类,怕是注意不到,需要的是父女二人的单独相处空间(古代剩女重生记一六二章“父慈子孝”内容)。

    想明白了,她忙看人煮好了泡茶的泉水,亲自提着铜壶到东书楼,便带着其余人等,避到后院了。

    俞探花负着手,慢悠悠的登上二楼。只见西边都是樟木书架,空了大半。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