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四十七章节——到达D国 (第2/3页)
去讲明白,可能是老天对这个苦难的国家给予的一点不怎么拿的出手的帮助。
这样说,因为主人公有的只是那么一点所谓先进的军事理论,其他财富,武器什么也没有带到这个时代来,要的还是他空手起家。
不过想想也是,如果带了一大堆高科技,这仗还怎么打?不过在1931年底走在D国大街上的胡刚没有想这些,他在找他要去报道的学校,现在祖国是为除夕做准备,送年,而在国外没有这个节日,所以他早早地去学校报道,本来他可以搭车的,可是他想多走走,看下三十年代初这个国家内忧外患,是怎么短短几年站了起来。
走着走着,他不由想起关于这个时代对一些国家陆军院校记载的资料:如果说M国最好的陆军学校是西点军校,Y国应该是那个皇家步兵学院,而S国则有可能是伏龙芝军事学院。
不过说道历史悠久,论学校的综合素质,还有培养的军官的水平,他们都不及D国的格罗斯利希费尔德高级军官学校。
这所建于菲列特大帝时代的军校,是D国乃至世界最好的军事学院之一。
他座落于柏林的郊区,那里是柏林通往外省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整个校园的围墙由大块大块的坚固花岗岩砌成,上面长满了青苔,足以显示其年代的久远。
学校的四周有高大的了望塔和射击孔,院子里是教室、宿舍、而那些供实战演习用的营房、马厩以及储存弹药和食物的仓库则一应俱全,可以说这所学校是一所不折不扣的半要塞化的城堡。
而从这所学校出来的名将也是多得数不胜数了。从伟大的《战争论》的缔造者克劳塞维茨,到创建了总参谋部的沙恩霍斯特;从在莱比锡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一世的格奈森诺,到在土伦击败拿破仑三世的毛奇(其实毛奇最先在丹麦的军队中服役40岁才到该学校进修)、还有那个制定了非凡计划的史立芬等等等等。
这些人的童年和青年时期全部是在这所学校度过的。而德国在一战中80%的高级军官,二战中60%的高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